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些山区和岛屿盛产优质大理石和陶土,为建筑、雕塑和制陶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充足的原料。
古代希腊的制陶业发达,生产了大量制作精良的陶器,畅销地中海及周边地区。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特征不仅与古代亚非大河流域文明沃野千里的特色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自身历史的发展。
古希腊岛屿众多,陆上由高山深谷分割成无数小块区域。
陆路交通不便,各地区相对独立,经济文化发展也不平衡,缺少天然的政治中心。
因此,爱琴海诸岛和希腊大陆上的林立邦国虽然在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有较深的认同感[5],但在古代始终未能获得较高程度的统一,小国寡民是古希腊城邦的一个显著特征。
另外,希腊半岛三面环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优良的港湾,还有众多大小岛屿位于爱琴海上,这一切为古希腊人发展航海业和商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古希腊人从大陆出发,向东可达小亚细亚,穿过今天的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可进入黑海;向西沿伊奥尼亚海可抵达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从爱琴海南部最大岛屿克里特出发往东往南,便可到达埃及。
高度发达的航海业不仅促进了爱琴海地区之间的商贸往来和整体联系的加强,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古希腊人的活动空间。
在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里,古希腊人曾先后移民于小亚细亚西海岸以及黑海沿岸、爱琴海北岸、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等地区。
古希腊人通过爱琴海上的便利航道接触到了更为先进的东方文明,吸收和借鉴西亚及北非的先进文明成果,创造出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对后世欧洲的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古希腊作家大都持此说。
而近现代一些学者,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认为Hellas一词最初是希腊中部弗西斯地区一个地方的称谓,“其(范围)包括位于温泉关附近安西利(Anthela)的阿耳忒弥斯神殿与位于德尔菲的大地女神、太阳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神殿,这些地方都是备受希腊人崇敬的场所与人们领受神谕的至圣之处。
这两处神殿一直由相互毗邻的12个希腊城邦管理,这个近邻同盟作为一个整体为自己在希腊世界赢得了一个如此重要的角色,使得那些起初并不是这个近邻同盟成员的一些重要城邦,都争取获得代表席位。
近邻同盟的扩大,致使‘Hellas’和‘Hellenes’称谓的使用广为扩展,直至这些称谓成为整个希腊地区,所有的追随者,以及公元前11世纪崛起于爱琴海地区,公元前8世纪以后不断发扬光大的这一新文明的标志为止”
。
参见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徐波等译,马小军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154页。
另参阅SimonHoronySpawforthed.,TheOxfordClassicalDiary(3nd.),Oxford,1996,p.677.
[2]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黄贤全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版,Ⅰ.3。
[3]荷马:《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Ⅱ.684。
[4]需要指出的是,“Hellenes”
一词最初是源于地名Hellas,还是源于希腊人始祖希伦的名字Hellen,自古以来颇有争议。
阿波罗多洛斯《书库》(Bioliotheke,Ⅰ.7.3.TheLoebClassicalLibrary.此书中文名或译作《书藏》《神话全书》《希腊神话》,参见阿波罗多洛斯:《希腊神话》,周作人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与《派罗斯碑》铭文(参见张强:《〈帕罗斯碑〉译注》,《古代文明》2007年第2期)均认为“Hellenes”
系由希伦的名字Hellen一词衍变而来。
而根据波桑尼阿斯《希腊纪事》(DesofGreece,Ⅲ,ⅩⅩ.5-7,TheLoebClassicalLibrary.),以及上文所引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Hellenes”
则源于北希腊色萨利南部弗提奥提斯地区的一个名为Hellas的地方。
[5]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Ⅷ.14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