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上场与下场(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了——就看看这三扮相又有哪些区别。

比如,在《群英会》《霸王别姬》和《九江口》[21]中,袁世海分别扮演了曹操、楚霸王和张定边三个人物,他们都是穿蟒袍的重要人物,仅仅是蟒袍的颜色不同——曹操穿红蟒袍,霸王穿黄蟒袍,张定边穿蓝蟒袍。

曹操和霸王都是老一代演员演过的,红蟒袍和黄蟒袍也是早就确定的,只不过到了袁世海这一辈儿时,又在他们穿蟒袍出台的表演上,比前人更精确、更生动了一些。

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袁准备重新创造张定边(官职是大元帅),当他决定让这个人物穿蓝蟒袍作为第一次上场“亮相”

的时候,他忽然又想起了从前的那两个穿蟒袍的人物。

袁世海决定对这个穿蓝蟒袍的出场,好好下一番功夫——以求能够和曹操、霸王穿蟒袍的上场形成对比。

一旦有了这一对比,自己对于京剧的贡献,似乎又多了一分。

由此可见,京剧演员对于“贡献”

一词的理解——固然也惦记着多演几出新戏,但这里的新戏不能仅仅是内容上的,而必须同时在艺术形式上很精致、很生动才行。

现在,我想谈谈京剧的上、下场对于京剧剧本的容量的影响问题。

既然京剧如此注重上、下场,那么势必就要耽误一些时间,何况京剧在表现“戏内戏”

时,也要通过表演步步深入,也要花费比话剧多得多的时间。

这一来,为了表现同一个题材,京剧的幅度就要拉长。

的确,过去有过一些“十本”

“二十本”

的“连台本戏”

,每个晚上就演一本。

到了今天,这种演出方法行不通了,不要说“十本”

“二十本”

了,连上、下集的形式观众都不乐意接受了。

观众只欢迎一个晚上就演全的“整本戏”

“整本戏”

有多长?20世纪40年代时,可以有四个小时;50年代以来,只剩下三个小时;如今,似乎以两个半小时为佳。

这一种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审美观,给京剧带来了困难——它不善于表现那些复杂的矛盾和侧面太多的人物,它习惯表现用一条线索去贯穿全剧,双线或多线交叉进行的办法不一定受欢迎;它喜欢“一波三折”

,三折足矣,千万不要七折八折;它的人物性格的主导侧面都异常鲜明,现在一些新编剧目中喜欢搞多侧面的人,结果使得京剧观众反而陷入五里雾中……

京剧追求的是优美,它很难通过复杂实现深刻。

这,似乎既不是优点也不是缺点,而只是京剧的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名监督的日常斗罗之圣剑使假装自己是学霸八零之从摆摊开始某不科学的漫威科学家撩哭总裁后,她带崽跑了林绾绾萧夜凌空间囤货:超强木系异能者卖火箭的小女孩[星际]快穿小妖精:腹黑男主,别过来!家父曹操,字孟德今天又收割了金手指甜溺!京圈大佬诱宠温软小仙女娇软师妹疯批后,全师门跪舔称臣饲养全人类清穿咸鱼攻略易帝无敌运动为王出名太快怎么办重回80当大佬海贼之最强皇副Mr3漫威中的暗黑圣骑士影视世界旅行家漫威之终极符咒系统星际第一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