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安全依恋类型的人是恋爱的绝佳人选,他们比焦虑—矛盾型的人更自由、更舒展,比焦虑—回避类型人更温暖更亲密,婚姻关系更长久。
自我描述: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
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
(二)焦虑—回避型依恋关系
这是与身边重要人物很难建立亲密和信任关系的一种依恋类型。
孩子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妈妈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这种类型的人成年后不能完全信任爱人,认为真正的爱情是不会长久的,害怕投入亲密关系,他们最痛苦的心理困扰是怀疑他人。
因为害怕被拒绝,对伴侣并不坦诚,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甚至隐藏到自己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感情。
回避型的人难以给伴侣情感支持,同时在他们自己需要支持时也不善于从伴侣那儿寻求情感支持。
在菲尼等人(Feeney,Noller&Patty)进行的一项调查中,他们将人群中具有强烈回避型特点的人选择出来,让他们讲述自己的爱情经验,有43%的人回答,他们从来没有真正恋爱过。
自我描述: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
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如果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一点儿,我会感到不自在。
(三)焦虑—反抗型关系
这是很想与身边重要人物亲近但又害怕被抛弃而不敢投入感情的一种依恋类型。
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
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与回避型依恋相反的是,反抗型的人在不断地谈恋爱,不断地拼命追求他们梦想中长久的快乐。
他们多次恋爱,但却难以得到他们拼命追求的长久的欢乐。
他们更容易一见钟情,并且感觉自己不受重视。
他们内心极度害怕被拒绝,担心别人不会完全地爱他们,一旦遭到拒绝,就不能理智地看待自我,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
而一旦获得爱情,他们又期望能够牢牢地和伴侣绑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占有欲有时会把人吓跑。
他们想要寻求亲密关系,但却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在心灵深处总是担心伴侣并不那么看重他。
他们形容自己的爱情关系为完全占有、希望有爱的回应、情绪上的起伏、强烈的性吸引和嫉妒。
自我描述: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
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
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1990年,梅因(Main)和所罗门(Solomon)提出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这是一种最不安全的类型。
混乱型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惶惑不安,缺乏自主性,不能进行自我定向,实际上是缺乏自信、自主性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这种类型的恋人比较容易受伤,分手时常会做出比较出格的事。
表10-1依恋类型与恋爱类型对照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