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二、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心理特点
(一)猎奇心理
大学生处于人生好奇心比较重的阶段。
网络世界的丰富与精彩,以及信息快、内容新、覆盖面广等特点都能够满足他们好奇与探究之心,尤其是参与激烈的游戏拼杀,容易激起他们青春年少的**,把大学生潜意识中那种好强、好战、好胜之心淋漓尽致地调动起来,充满着无穷的探索和挑战奥妙。
(二)求知心理
由于网络涉及知识范围广,网络引擎便捷,不少大学生常将网络作为学习辅助工具,在网络上搜索自己需要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不少大学生由于从小被父母包办太多,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上大学后面对新生活,遇到新问题要处理,为数不少的大学生除了向父母、朋友询问外,也常求助网络的支持和突破,获取简便的学习途径和问题解决之道。
(三)归属心理
大学生普遍渴望得到同伴友谊,希望被理解与支持,建立一个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环境。
但不少大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和历练,尤其缺乏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技巧,或因性格内向孤僻而不会交往,因此常感到孤独压抑,转而在网络上逃避现实或者弥补在现实交往中遇到的挫折,并寻求友谊、寻求温暖、寻求归属感。
(四)寄情心理
不少大学生入学后,发现自己已不再如中学时那么优秀,而是出现了一个平庸的“我”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出现矛盾。
这种状况令许多大学生无法面对难以接受,因此容易寄情于网络,借以抒发自己的情绪来缓和矛盾;或者到网上寻求心理补偿,寻找心灵的慰藉,期望在网络中找到自我。
为了让自己平衡、满足,不惜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于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
(五)宣泄心理
大学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学业的烦恼、情感挫折、亲子关系不良、就业焦虑、身体病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各种烦恼,影响着他们的情绪。
而由于人生历练不足,他们大多不善于处理这些烦恼与忧愁,又不会主动寻求帮助,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进行各种宣泄,如发帖、卖萌、搞怪等,特别是在网络游戏中通过不断打妖斗魔、不断升级宣泄自己的压力和不良情绪。
(六)成瘾心理
不少大学生喜欢在网上追寻无拘无束的时光,但由于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导致他们像脱缰的野马收不住自己;加上网络知识丰富多彩,网络游戏有着强大的、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容易让大学生对网络形成依赖,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或寻求新鲜与刺激,或回避挫折,或在网络里发泄自己、攻击他人,渐渐成瘾。
三、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积极面
(一)丰富大学生的知识面
网络就像知识的海洋,涉及古今中外我们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各类知识,而且网络知识更新很快,网民也很容易获取。
例如,国外兴起的开放课程活动,让网民可以轻松获取哈佛、耶鲁等世界著名大学的课程教学视频(慕课MOOC等)。
因此,网络对丰富大学生的知识面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二)调动大学生的求知欲望
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一种宽松、自由、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网络内容丰富多彩,传输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图片表格、动漫、歌曲和视频等,不像课本教材那么单一、呆板。
这种生动活泼、色彩丰富、形式不一、内容丰富的知识组合,有助于调动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三)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网络知识多姿多彩,引擎搜索便捷、快速,网络学习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网络学习资源可以重复、对照、截取等都为学习提供方便,容易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