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三是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心理咨询师会预先征得来访者的明确同意并隐去一切可能辨认出来访者的有关信息,以保障来访者不被识别出来。
(二)非指导性原则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不是教导和灌输的师生关系,而是启发和促进的平等关系。
心理咨询师要充分尊重来访者的价值观,不能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也不能对来访者的言行作道德评判,咨询师不能代替来访者做决定,也不能直接指示来访者该怎么做,咨询师可以帮助来访者寻求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来访者共同探讨、分析、设想问题的解决方案,但不能喧宾夺主,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最后的决定权在来访者手上。
(三)助人自助原则
心理咨询是一个从他助到互助再到自助的动态过程。
心理咨询不是直接告诉来访者答案,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来访者调动自己的资源,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学会重新认识自我,重新认识他人和周围环境,学习新的思维方式,学会表达情绪的合理方式,习得新的行为模式,更好地适应环境,树立起自信心和自控力,更好地独自面对以后的生活,积极主动掌控自己的人生命运。
(四)来访者自愿原则
到心理咨询室求询的来访者必须出于完全自愿,这是确立咨访关系的先决条件。
没有咨询愿望和要求的人,咨询师不会主动去找他(她)并为其进行心理咨询。
只有自己感到心理不适,为此而烦恼并愿意找咨询人员诉说烦恼以寻求咨询者的心理援助的人,才能够获得问题的解决。
(五)时间限定原则
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定。
咨询时间一般每次50分钟到1小时,最频繁的次数为一周一次,情况严重者再另外协商。
因为咨询师在接受大量的负面信息之后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消除负面能量并思考如何引导来访者,一小时,一周一次对咨询师而言是能承载负面信息并进行思考的比较合适的时间。
同时,对来访者而言,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在一小时之内宣泄表达并在咨询师的引导下通过一周的时间厘清思绪,探索自我,也是需要消耗精力和能量的,这个过程是学习情绪控制的过程,同时也是心理咨询的过程。
二、哪些人可以来做心理咨询
在国内,许多人对心理咨询存在一定误解。
就像前面案例中的小优,她已经出现了一些心理困扰,但是她担心去做心理咨询会被人以为自己有病。
事实上,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中,虽然有一部分人确实是有心理疾病,但是大多数的咨询对象是正常人。
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如在择业、学业、人际、恋爱、适应、婚姻等中的困扰都是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找到心理绝对健康的人,我们大多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有些可以自己调整摆脱,也有很多需要求助别人的帮助才能够得到解决。
心理困扰出现的时候,你可以自己找朋友、同学倾诉;也可以闷在心里,等待时间的消化与淡忘;当然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倾诉,这是一种更有效率的解决方法,也能避免走弯路。
有了心理困扰求助于心理咨询,这本身就是一种改善和勇敢的表现,说明你敢于直视自己的困扰,期望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解决问题,这也反映了你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态度是积极健康的,值得他人赞赏。
按照心理活动是否正常,可以把人的心理分为两种状态:常态心理和异常心理。
常态心理又可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
表4-1常态心理与异常心理
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心理健康人群、心理不健康人群,也包括一部分心理异常人群。
一是心理正常、心理健康,但遇到了和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如择业迷茫、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压力过大、恋爱失败、人际失调、适应不良等问题,产生了心理困扰,需要帮助的人群。
案例中的小优就属于这类人群。
针对这类人群开展的心理咨询属于发展性心理咨询,主要帮助他们做出理想的选择,顺利完成发展任务,度过人生的阶段。
二是心理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长期处于心理困扰、心理冲突之中,或者遭到比较严重的精神创伤而失去心理平衡,心理健康遭到严重破坏,但精神仍然正常,不过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许多的人群。
这类人群的问题包括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针对这类人群开展的心理咨询属于障碍性心理咨询,主要帮助他们缓解冲突、消除心理症状,恢复良好的心理功能。
三是特殊对象。
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经过精神医学临床治愈之后,心理活动基本恢复了正常,基本转为心理正常的人,这时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可以介入的,起到辅助治疗的目的,尽快帮助患者好转。
三、什么是心理辅导
对人的心理问题的处理,目前大致有医学模式和教育模式,前者侧重心理的治疗和重建,后者侧重心理的预防和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