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比如,在路上你碰到一个朋友并打招呼,却发现他没有回应你。
你如果归因为他就是不想搭理你,那么从此你就会对他敬而远之;如果你归因为他正在想事情没听到你说话,下次再见他的时候,你一样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二)社会影响
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容易受制于他人、团体、习俗或法规等社会情境。
这种在他人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就是社会影响。
下面让我们看看社会情境是如何潜移默化影响你的。
1.从众
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星期天你准备上图书馆自习,而几个舍友要去逛街,她们劝你一起去。
开始你还不愿去,后来经不起她们的劝说也一起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涉及人们社会行为中的从众,它是指个体的认知、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压力的影响,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来做个小实验吧
假设你现在与其他6名大学生一起围坐在一张桌子旁。
你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每次从3条线段中选出1条与标准线段长度一样的线段(如下图)。
一开始你发现你们的答案完全一致。
但接下来的一次却出现了意外,那6个人都自信地宣称A线段与标准线段一样长,而你觉得线段C才和标准线段一样长。
你突然感到孤立和紧张,因为屋子里的每个人都开始安静下来,看着你,等待你的回答。
你到底回答哪一条线呢?
标准线段与A、B、C中的哪条一样长
其实这个实验是心理学家阿希(SolomonAsch,1951)的关于从众的经典实验,他发现:①当受试者只有一人(即没有同盟者)时,没人出错;②当受试者在其他人都选择错误答案时,平均有37%的人跟着出错,有75%的人至少选错了一次。
他们跟你一样,虽然没有要求必须跟其他人一样,但最终还是会屈从于他人的压力,与他人的行为保持一致,出现了从众现象。
2.服从
同样的要求,你可能不会听从同伴的,但如果由教师提出,你就不得不服从了。
在人际影响中我们往往会因为权威人物的要求,而产生服从。
服从与人类的其他行为一致,都是为寻求奖赏、避免惩罚而表现出的,但某些因素会影响服从的表现,如物理距离的作用,“天高皇帝远”
即为一例。
(三)社会关系
人处于群体之中,必然与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我们可能会喜欢或者讨厌某些人,可能会热心向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
1.友谊和爱情
社会心理学家对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的心理过程非常感兴趣,而友谊和爱情这类普遍的社会关系更是被关注的话题。
外表、物理空间的近远、两个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友谊和爱情的建立。
而爱情和友谊的一个区别是爱情会使人把自己的恋人理想化,觉得对方是完美无缺的。
2.利他
在社会行为中,凡是利人而不求回报的行为,均可称为利他行为。
利他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利他行为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他人的在场。
有时他人在场会抑制利他行为,因为随着人数的增加,人们在团体中的个人责任减少了,人们因为不提供帮助而受到的良心责备和内疚也就扩散了;但如果出现助人行为榜样时,会产生示范效应,增加利他行为。
不良的社会风气同样会破坏人们的利他行为,因此,良好的社会风气会有助于人们利他行为的表现。
三、科学心理学的应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