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问题。
宁王举兵,就在王阳明管辖的地界。
事发突然,他只得仓促备战。
写这封家书的前一天,他刚发出《调取吉水县八九等都民兵牌》,号令组织民兵,准备征讨宁王。
他趁着巡检的间隙,给父亲写了这封信,报平安,分析局势,也表明立场:先不想回家了,等干完这票再说!
当其他官员都在观望,都在担心宁王万一成功篡位,接下来怎么办的时候。
阳明则是依良知而行,当机立断,举兵讨伐。
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敢于首义,打响了第一枪。
我们平日空谈心性容易,真在大事大节上,要凭良知抉择、判断时,知行还能不能合一?
张君劢先生曾说阳明学有两方面:事业和枯禅。
日本阳明学得其事业的一面,中国得其枯禅的一面。
明治维新的理论奠基人吉田松阴,和实际指挥了维新战斗的西乡隆盛,都因阳明学而激励奋迅,冲破罗网,建立不朽功业。
他们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的决断力和勇气,与王阳明如出一辙,不问生死,无私忘我。
王阳明家书中说“人臣之义至此,岂复容苟逃幸脱!”
大敌当前,君子取义。
尽管危机四伏,局势充满不确定,但王阳明在这封家书中给父亲描述自己的应对策略时,却显得稀松平常。
为了不让父亲担心,他自信地说“观天道人事,此贼不久断成擒矣”
。
也算在父亲面前给自己壮胆了,并表示“事势稍定,然后敢决意驰归尔”
。
即干完这票,我要决绝地飞奔回家了。
这一票王阳明干得确实漂亮,以最小成本平定了宁王叛乱,成就了一生最大的事功。
这一仗是心学最好的广告,心学绝不是空谈心性,它也有事功精神。
牟宗三先生就曾说:“中国人有道德精神与艺术精神,而缺乏事功精神。
儒家讲内圣外王,内圣讲得非常透,但外王却始终不够,亦即是事功精神不够。
中国从墨子起即讲事功,到后来法家,南宋的浙东学派,再到民国胡适之等,总有一股要求事功的暗流。
但要求事功是一回事,而事功精神又是一回事。
总要求事功,而事功精神不具备,故事功总是出不来。”
[5]而王阳明能建立事功,正是先完备精神,聚集心能。
此时王阳明立下如此大的军功,却没有因此飞黄腾达,反而迎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逼着他不得不再次完成超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