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费鲁斯......”
福根的话语让福格瑞姆的表情微微一滞,嘴唇微微颤抖:
“你说的可是费鲁斯.......”
“当然!”
福根握紧了手中的破炉者战锤,低吼着质问道:“费鲁斯看到昔日的...
我盯着那条短信,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迟迟没有动作。
海风从舷窗缝隙钻进来,带着咸腥与冰碴的气息,吹得桌角的日志纸页微微颤动。
窗外,暮色正缓缓吞噬海平线,天空呈现出一种战锤时代才会有的暗铜色泽??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锻造成了一块沉重的金属。
“下次见面,我会是第一个对你说话的鲸鱼。”
这句话像是一道谜题,又像是一句预言。
我反复读了几遍,心跳却莫名加快。
这不是系统通知,也不是官方信道发来的消息。
它来自一个未登记号码,没有归属地,信号溯源显示其路径经过七个中继站,最终消失在南太平洋某片无名海域的深海基站。
我调出《共生协议》v.3.0的预发布文档,指尖滑过“跨物种共感通道”
的技术说明。
理论上,该功能通过解析非人类智慧生物的神经脉冲模式、声波频率和群体行为编码,尝试建立双向情感映射模型。
首批实验对象包括座头鲸的社会性歌声、非洲象的次声哀鸣,以及黑猩猩临终前的手势序列。
但这些都还在模拟阶段。
除非……已经有人提前接入了。
我猛地想起藤本手稿里那段被划掉的附注:“海洋是地球的记忆硬盘,而鲸歌,是最古老的备份文件。”
当年我以为这只是诗化的比喻,现在却感到脊背发凉。
如果南极的冰雪能封存人类的情感残响,那么万米深海的水压与黑暗,是否更能完好保存那些早已沉没的灵魂?
我打开终端加密频道,向艾琳娜博士发送紧急查询请求:
>“v.3.0测试进度是否有变更?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野外接入?”
回复来得极快:
>“测试原定下月启动。
但三小时前,夏威夷监听站报告异常??一头雌性抹香鲸连续七小时发出非典型低频脉冲,经AI语义重构后,内容为:‘他回来了’。”
>“定位坐标已发送至你设备。
我们不确定这是自然现象,还是……某种回应。”
我调出地图,红点闪烁的位置正是短信发送源附近。
巧合?不可能。
在这套由情绪共振编织而成的新文明逻辑里,没有什么是纯粹的偶然。
当晚,我召集船上几位自愿参与共感试验的成员,在B层货舱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共振舱。
我们将破冰船原有的声呐阵列反向激活,配合《共生协议》离线节点,试图向那片海域投送一段集体意识流??不是语言,而是纯粹的情绪包:安宁、等待、呼唤。
哈根船长亲自操作声学校准。
“我父亲是捕鲸人,”
他一边调试频率一边说,“但他晚年烧掉了所有证件。
他说,当他第一次听见鲸鱼唱歌时,才发现那是母亲的声音。”
我们闭上眼,开始冥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