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属于莱恩.艾尔.庄森的密林正在被扭曲的触须撕裂,虫巢意志尖叫嘶吼着释放着自己的力量,
塑造这具躯壳的基因序列是如此的强大,其遗传物质本身都是虫巢意志闻所未闻的形态,即便尚未完全诞生,也能承载虫巢...
夜深了,城市渐渐安静下来。
我坐在办公室里,窗外只剩下零星几盏路灯还亮着,像守夜人的眼睛。
电脑屏幕的光映在脸上,泛着淡淡的蓝。
《共生协议》v.2.0的后台数据仍在不断跳动:全球共感指数稳定在8.3,新增“我在”
回应数已突破每日十亿次。
这个数字曾经不可想象,如今却像呼吸一样自然。
我正准备关机回家,忽然听见系统提示音响起??一条紧急消息被标记为“优先级最高”
。
>**【世界共鸣网络?警报】**
>检测到异常情感共振集群,坐标:北纬34.7°,东经135.2°(日本京都府山区)
>共振特征:高度集中、低频持续、带有强烈集体记忆回响
>初步分析:疑似存在未接入网络的“原始共鸣体”
>附加信息:该区域三十年前曾发生重大山体滑坡事故,造成1人遇难,其中包括整支小学登山队
我的心猛地一沉。
藤本……他来自江东精神病院,而那场灾难,正是发生在京都附近的山村。
我记得他在手稿中提过一句:“有些痛,埋得太深,连风都绕道而行。”
我立刻调出历史档案,翻找与那次事故相关的记录。
果然,在《共生协议》早期采集的匿名音频库里,有一段编号为#KYT-091的录音,上传时间是三年前,IP地址模糊不清,内容只有短短三十七秒:
>“……对不起……老师没保护好你们……如果那天我能早点发现天气不对……如果我能拦住你们上山……如果……如果有人告诉我‘你在’就好了……”
声音苍老、颤抖,背景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仿佛是从某座荒山上录下的。
我迅速联系技术支持组,请求启动“离线共鸣追踪协议”
。
这是一种实验性功能,专为无法联网但存在强烈情感波动的区域设计。
原理很简单: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时间、对同一段记忆产生共情反应时,哪怕他们身处无信号区,也能通过生物脑波形成微弱共振,被卫星捕捉到。
不到十分钟,初步模型生成。
地图上,那个山区的小学旧址周围,浮现出一片幽蓝色的光晕,形状如同一朵缓缓旋转的莲花。
更令人震惊的是,每晚九点整,那片光晕就会增强三倍,持续整整四十三分钟??恰好是一节课的时间。
“他们在上课。”
我喃喃道。
不是鬼魂,也不是幻觉。
是记忆的重量太重,压得灵魂无法离去;是悔恨与思念交织成网,把生者与死者困在同一片时空里。
我当即决定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