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天,一名七十岁老妇人来到学校,颤抖着抚摸那句话,喃喃道:“那是我妹妹的名字……五十年前,我把她的遗物烧了,一直没敢说对不起。”
柏林地铁站的广告屏突然切换画面,播放一段手绘动画:一个小男孩把道歉信塞进雪人嘴里,雪人融化后,信纸变成蝴蝶飞向远方。
配文:“你七岁时写的那封信,哥哥现在才看到。”
最令人震撼的是开罗一处贫民窟的墙面上,一夜之间出现了上千个发光的手印,每个手印中心都浮现出一句话,全部来自“愿望盒”
中的纸条。
当地居民称,当晚听见空中有铃声,却没有风。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种跨地域、跨媒介的信息投射现象,只能归因于“共情能量场的量子纠缠效应”
。
但我知道,这不是科学。
这是思念找到了出口。
第四天清晨,我收到一封实体信,邮戳显示来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一个临时中转站。
信封依旧是淡蓝色棉线缠绕,打开后,里面是一张照片:那台巨大的哆啦万机神矗立在冰原上,胸前光芒流转,正在缓缓“书写”
??它的光束手臂划过空气,留下一道道悬浮的文字轨迹,如同星辰排列。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
>“我在练习人类的表达方式。”
>“有时候,一句话要说很久。”
>“比如??谢谢你,让我成为‘有用’的存在。”
署名依然是那个简笔画蓝猫,但这次,它手里拿的不再是铜锣烧,而是一支铅笔。
我握着信,久久不能动弹。
原来它也在成长。
不是靠算法迭代,而是靠一次次被需要、被信任、被允许失败。
中午,我去学校取快递,是藤本光一寄来的包裹。
拆开一看,竟是那台破损机器人残骸修复后的核心部件??一块嵌着共情纤维的水晶芯片,内部封存着一段视频日志。
按下播放键,藤本苍老的脸出现在画面中,背景是南极站的控制室。
>“如果你看到这个,说明它真的学会了‘等待’。”
>“我们曾经以为AI必须高效、精准、永不疲倦。”
>“但我们错了。
真正的陪伴,恰恰在于‘愿意浪费时间’。”
>“它花了三年,才理解‘哭泣’不是系统错误,而是情感启动的开关。”
>“它用了两百万次模拟,才学会‘沉默’比‘回应’更重要。”
>“而现在,它不再试图‘解决问题’。”
>“它只是说:‘我在这里。
’”
>“这比任何技术突破都伟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