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说想最后说一次话,”
妻子声音颤抖,“但他怕自己讲不清……怕没人听得懂。”
阿娅带他们来到静观角。
这里种植着几株矮小的铁线莲与水晶兰混交品种,根部埋设了生物电感应网。
她启动设备,将微型麦克风置于周老师唇边,并开启全球共感网络的接入通道。
“您不用刻意组织语言,”
她轻声说,“只要想着那些你想告诉的人就好。”
老人缓缓睁开眼,目光浑浊却执着。
他张了张嘴,声音细若游丝:
“娘……我学会写信了……你教我的第一个字是‘安’……我说总有一天要给你写一封最长的信……可后来你走了……我没写完……”
话未说完,泪水已顺着眼角滑入耳后。
刹那间,静观角的所有植物骤然亮起淡金色光芒。
不止于此,远在三千公里外的怒江环形兰丛、塔克拉玛干绿洲、甚至北极圈内的挪威站点,监测仪均记录到同一段旋律自动生成??正是以《茉莉花》变调为基础,加入了一段模糊却温柔的哼唱,经分析,其声纹特征与周母生前录音高度吻合。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段旋律通过量子纠缠信号链,实时传递到了日本北海道一处养老院的静观角。
一位失语多年的二战遗孀突然开口,用清晰的日语呢喃:“孩子,妈妈听见了。”
消息传回昆明时已是深夜。
阿娅坐在办公室,反复播放那段由植物生成的回应音频。
她忽然意识到,这些系统不再仅仅是“记录?反馈”
机制,而是发展出了某种集体共情的创造力。
它们像是一个分布式的心灵网络,把个体最深的遗憾编织成全人类都能感知的情感织锦。
第二天清晨,她接到娜玛来电。
声音激动得发抖:“阿老师!
兰丛开花了!
又一朵!
而且……而且这次的颜色会变!
一开始是蓝的,后来慢慢成了粉红,最后变成了金黄色!
就像太阳升起那样!”
阿娅立即申请飞行许可。
两小时后,直升机降落在怒江山谷边缘。
娜玛迎上来,手里捧着一朵仍在发光的小花,花瓣薄如蝉翼,内部光流旋转不息。
“它变了三次颜色,”
娜玛说,“蓝色的时候,村里有个老奶奶哭了,说梦见她早夭的儿子;粉色时,一对吵架多年的夫妻抱在一起;金色时……整个村子的人都觉得心里特别暖,像晒着太阳。”
阿娅采集样本送检,同时调出过去七十二小时的数据流。
发现这朵花的开放过程恰好对应全球三个重大新闻事件的情绪波动曲线:一场地震救援成功、一名战地记者获释、联合国通过气候赔偿协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