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林远将信纸夹进日记本,合上封面。
他知道,这句话不属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从所有曾被系统抹去声音的灵魂深处,共同涌出的一声叹息。
时间继续向前。
半年后,“断链学校”
迎来第一批毕业生。
他们在毕业典礼上不做演讲,不颁奖项,而是集体完成了一场“静默仪式”
:每人写下一件从未与人分享的秘密,投入火盆焚烧。
火焰升起时,没有人拍照,也没有人追问内容。
他们只是静静地看着灰烬随风而去,如同送别一段私密的成长。
有个男孩在事后悄悄告诉林远:“我写了我曾经嫉妒妹妹夺走了父母的爱。
烧完之后,我觉得心里空了一块,但很干净。”
林远拍了拍他的肩:“那就是自由的感觉。”
与此同时,全球“记忆储蓄池”
的访问量持续下降,但个体情感表达质量显著上升。
社交媒体不再追求瞬时热度,取而代之的是“慢共感平台”
兴起??用户需等待48小时冷却期才能发布情绪记录,期间系统不会推送、不会分析、也不会生成标签。
人们开始习惯等待。
习惯在愤怒之前先呼吸三次,习惯在悲伤之后独处一晚,习惯在快乐时不必立刻找人见证。
一位心理学家评论道:“我们终于意识到,情绪不是燃料,而是土壤。
种得太密,反而长不出东西。”
林远和苏岚依旧住在南疆老屋。
水晶兰每年春天都会如期绽放,越长越多,几乎蔓延至整片山坡。
当地人开始称这片地为“低语谷”
,传说夜晚能听见逝者轻声呢喃。
科学家解释说是地下晶脉释放的次声波与植物共振所致,但没人否认那种温柔的存在。
某个夏夜,雷雨突至。
狂风撼动屋檐,闪电撕裂天幕。
林远正准备关窗,忽然发现水晶兰花丛中亮起了点点微光??不是反射,而是自发光,且随着雷声节奏忽明忽暗,宛如回应。
他冲进雨中,跪在泥泞里观察。
每一朵花的花瓣基部,竟浮现出极其细微的符号,排列成行,似文字,又似代码。
苏岚打着伞跑来,两人合力采集样本带回屋内烘干。
经初步扫描比对,那些符号竟与初代共感协议中的加密段落高度吻合,但语义完全不同。
原协议写的是:“统一感知,消除差异。”
而花上浮现的,却是:“差异即美,孤独亦联结。”
林远盯着屏幕,久久不能言语。
“她们还在影响这个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