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一节概述
banner"
>
一、基本情况
洞庭湖区位于湖南北部,长江中游,东部有幕阜山,西部有武陵山,中部为地势低平的洞庭湖平原。
总体来看,东西两翼高,中部低洼,相对高差超过千米以上(图9-1)。
洞庭湖北接长江三口(松滋、太平、藕池),南纳湘、资、沅、澧四水,年径流量2479.33×108m3,是长江中游主要的吞吐型湖泊,也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区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地位突出,主要矿产有金、锑、钨、钒、金刚石、雄黄、食盐、矽砂、石膏、大理石、花岗石、重晶石、方解石、滑石、石灰石、海泡石等。
洞庭湖区地处中亚热带,日照充分,水热充足,年降水量1250~1450mm,光、热、水资源配合较好。
岳阳新开塘钒矿矿区面积24km2,探明储量200×104t,是湖南最大的钒矿床。
湘澧盐矿保有储量1.7×108t。
经地质部门勘探研究,在洞庭湖第三纪拗陷地域可能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洞庭湖区生物资源丰富,幕阜山、壶瓶山皆有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
以洞庭湖为例,有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和江湖半洄游鱼类114种,隶属12目、23科、70属。
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鲢、鳙、鳊、鲂、鳜等12种。
本区芦苇遍布湖洲,面积6×104hm2,现为我国最大的芦苇产地。
图9-1洞庭湖区在湖南省的位置
洞庭湖区东倚幕阜山,与江西铜鼓、修水及湖北通城为邻;西靠湘西山地,有武陵山脉余脉伸展;南依长株潭城市群,连接湘、资、沅、澧四水;北靠长江“黄金水道”
,距离武汉城市圈不远。
本区以岳阳、益阳、常德3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京广、石长、洛湛、枝柳铁路和京珠高速、长常高速以及众多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城陵矶港为主要口岸,地理位置重要,交通运输方便,枢纽地位突出(图9-2)。
洞庭湖区有通航河道147条,通航里程3276km,常年通航河道75条,其中主要航道16条计996km。
图9-2洞庭湖区行政区划
洞庭湖区属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地区,但近些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岳阳石化造纸基地、常德食品轻纺基地、益阳综合工业基地都拥有较大规模,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洞庭湖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基本建设全面展开,投资环境逐步改善。
在长江产业带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在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群“两型社会”
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规划建设的背景下,洞庭湖区的发展机遇是空前的。
从宏观区位来看,洞庭湖区处于长江产业带与京广发展轴的交汇处,南靠迅速崛起的长株潭城市群,北有重化工业发达的大武汉城市圈,东邻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类似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西到成渝经济带也比较近,可谓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中介性的区位优势相对明显。
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洞庭湖区逐渐形成了现有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型生态系统,本区水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植物超过1400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的植物种类众多,其中药用植物种类有600多种,野生油料植物90多种,有利用价值的芳香油植物70多种,主要饲料和饵料植物80多种,可用淀粉植物60多种,经济树种250种。
本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余种,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等20余种,另有珍贵鱼类中华鲟、白鲟、银鱼、鲥鱼、胭脂鱼5种。
鸟类资源约占全国81科的50.6%,1186种的13.3%。
湿地水泊鸟类和沼泽鸟类数量较大的9种,种群数量约150×104只。
其中珍贵鸟类有32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鹳、白鹤、中华秋沙鸭等6种(表9.1)。
表9.1洞庭湖区生物种群统计
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绚丽多彩。
洞庭湖平原属于我国著名的水景观光区,东洞庭湖的岳阳楼、君山和屈子祠,南洞庭湖的赤山岛、凌云塔和镇江塔,西洞庭湖的柳叶湖、常德诗墙,都是具有鲜明湖区特色的旅游景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