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一节自然地理特征
banner"
>
一、地形特征
第一,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湖南属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
湘西山地海拔1000~1500m,主要山脉有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山势雄伟。
其中,雪峰山是资水与沅水的分水岭,也是湖南省东、西自然环境的分界线。
湘东有幕阜、连云、九岭、武功、万洋、诸广等山脉,海拔多为500~1000m,皆为东北—西南走向。
湘南山地属南岭山脉,山峰海拔多在1000m以上,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湘北为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m以下。
湘中属于地势过渡区域,多丘陵和盆地,丘陵海拔一般不超过500m,湘中盆地多为河谷沟通,并有河流冲积平原。
第二,三面环山,朝北开口。
全省东、西、南三面山地环绕,逐渐向中部及东北部倾斜,形成向东北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
地形。
省内海拔2000m以上山峰的分布与地势基本一致,集中于东、南、西部山地。
湘东最高点是炎陵县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酃峰,海拔2122.35m,为湖南最高点。
东南部有桂东县的八面山,峰顶海拔2042m。
湘南有道县的韭菜岭,峰顶海拔2009m。
西南部有城步县的二宝顶,峰顶海拔2021m。
西北部有石门县的壶瓶山,峰顶海拔2099m。
第三,地貌类型复杂,山地丘陵多。
按地貌成因分类,湖南以流水地貌为主,面积占全省的64.8%;岩溶地貌次之,占26.0%;湖成地貌较少,仅占2.9%;水域占6.3%。
按组成物质分类,沉积岩类地貌要占全省的57.8%;变质岩类地貌次之,占25.0%;岩浆岩类地貌仅占8.9%;其余为水域。
按海拔高度分类,以300m以下地貌为主,占全省的44.2%;300~500m 地貌次之,占22.6%;500~800m地貌占18.5%;800m以上地貌占14.7%。
按地貌形态分类,山地占全省的51.2%,丘陵占15.4%,岗地占13.9%,平原占13.1%,水面占6.4%。
全省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约占总面积的23(图2-1)。
二、主要山脉
湖南省的主要山脉有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南岭山脉、幕阜罗霄山脉、衡山山脉(图2-2)。
武陵山脉盘踞在湖南省的西北角,属云贵高原云雾山的东延部分。
山系呈北东向延伸,弧顶突向北西,为新华夏构造带之隆起,海拔1000m左右。
峰顶保持着一定平坦面,山体形态呈现出顶平、坡陡、谷深的特点,最高峰为壶瓶山。
武陵山脉地貌发育自北向南分为三支。
北支分布于湘、川、鄂边境的八面山、八大公山、青龙山、东山峰、壶瓶山;中支沿澧水干流北侧,有天星山、红星山、朝天山、张家界、白云山等;南支从贵州省境延伸过来,进入湖南省有腊尔山、羊峰山、天门山、大龙山、六台山等,为武陵山脉的主脉,是澧水与沅水的分水岭。
上述三支山脉均消失于洞庭湖平原。
武陵山脉纵贯湖南省西部,成为东西交通的屏障,但局部地段有较低的山隘如洞口等,构成东西交通的通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