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然,因为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因此这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实际效果因人而异,具体到每个人身上,效果有差异,可能有的孩子接受三个月专业的音乐培养就比较明显,有的人可能需要一年时间或更长时间。
古典音乐本身蕴含的风格是非常多样的,具体表现在音乐作品中的情绪、性格、气质也是非常多样的,有哲思性的、抒情的、史诗般的、热情的、赞颂光明和荣耀的、雄壮的、内省的、描述斗争和胜利的……总的来说,音乐性格的多样性决定了它对于一个人性格和气质养成的影响是非常全面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儿童来说,从小接受古典音乐的欣赏和训练,会习惯于接受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大容量高密度的信号,这本身对于孩子的专注力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形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没有良好的专注力,那么成人后很难去纠正和改善,很多负面品质的养成是不可逆的。
而音乐是可以帮助孩子从小进行调整的,以温和但却有力的方式帮助其专注力的养成,效果明显,作用持久。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音乐可以培养其纪律性、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特别是交响乐、合唱等形式,表现出的是成百上千人合一的精确的节奏、统一的步调、万无一失的协调性和无懈可击的精湛配合。
千万人歌哭与共,同声唱和,齐心协力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艺术情境……这种高度契合的团结协作和万众一心的震撼力,尤其可以激发受众的协作精神、团结意识。
门德尔松说:“音乐用胜过文字的千百种美好的事物来充实我们的心灵。”
荀子曰:“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进一步讲,古典音乐中,特别充满了人文关怀,柏拉图也强调:“节奏与旋律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人的灵魂因之得以美化。”
在古典音乐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受众的人生观、个人素质都将大大飞跃。
在身体机能层面,传统的音乐欣赏(被动式)教育需要转变为主动式的教育。
须结合一定的专业训练,包括器乐、声乐、体态律动等。
例如奥尔夫教学体系,实质上往往并不只是单纯的音乐训练,而是包含行之有效的综合手段,并配合体态律动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柔韧度……表面上看来这是对小脑部分机能的训练,但其实对于人的整个脑组织都有强大的刺激作用,在提高身体机能的同时也明显而持久地提升整体的智力水平。
如是的训练和教育模式建立在游戏和趣味之上,避免了单调、枯燥和强制式的刻板教学,孩子能够积极、主动、高兴地参与其中,同时获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双重提升,是一举多得的解决方案。
听音乐,从生理学上讲就是一个不断刺激再反馈的循环递增过程。
只要选择合适的曲目,安排好时间和频率,持之以恒地进行,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甚至可能超出预期。
发掘音乐潜能
这是一个新兴的、相当前沿性的课题。
我们俗称的“音乐潜能”
其实也就是“音乐天赋”
,一般说来,我们将作曲天赋和演奏天赋分开来讨论,这两者虽然都与乐感有着强有力的联系,但表演天赋,对身体要求更高一些。
还需要说明的是,同样具有音乐天赋的两个孩子,可能其中一个表现非常明显,我们称为外露型乐感,另外一个表现得不是那么明显,甚至可能很难发现(极少),这便属于内向型乐感。
大部分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属于外露型的乐感:非常容易判断(当然,可以通过专业性检测方案予以定性及量化),具体表现如下:
1.听到音乐,会突然变得很安静,非常专注,或者很激动(相应的音乐)——强烈的兴趣;
2.会随着音乐打拍子、舞蹈,或者有类似指挥的动作——良好乐感的外在表现;
3.会准确地模仿旋律、节奏,或者在乐器上复奏(或模唱)听到过的旋律——非凡的音乐记忆力;
4.会在琴上弹出自己编的旋律——极少数孩子拥有作曲天赋。
有的孩子无论听什么音乐表面上看起来都毫无反应,但其实内心活动非常丰富,他她能够强烈感受到音乐,但是不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内向型乐感,这时候我们很难通过前述的行为判断(他们甚至听到音乐,内心再兴奋,也不会做出打拍子等动作),但仍然是可以发现的:
1.可以通过生理检测,度量听到音乐后的心律、脑电波、内分泌水平;
2.还有极少数孩子,具有极好的内心听觉,却完全或者几乎不在外部表现出来,但他她一定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通常是在学习乐器或音乐实践的过程中展现出来,或者通过特殊设计的测试方法得知,还可以通过一些小的游戏和专门设计的训练课程去帮助孩子发掘这种音乐潜能,因为只要有这方面的乐感和天赋,并且家长足够重视,就一定会表现出来,这只是个技巧、时间和耐心的问题。
但这种付出和等待是值得的,因为往往这种孩子的天赋要高于那些外向型乐感的孩子,大部分成功的作曲家和指挥都是内向型的乐感,而且随着音乐学习和训练的深入,多数情况下每个人的外向型乐感都会逐渐转化为内向型乐感。
还需要提到一点:音乐天赋中的表演天赋,除了要有良好的乐感,一般表现在(练琴时):
1.能够轻松掌握困难节奏;
2.能够轻松学会困难的指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