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其实阿巴多在马勒“第四”
的演绎速度上,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但引子处理明显变快,并且在后来作为动机音型再现时,越来越急促。
对比阿巴多与柏林爱乐乐团的录音版本,撬铃的引子速度比通常的版本都要缓慢和悠长,显示出明显的演绎变化。
阿巴多对第一主题开始的弱拍上的三个音符的处理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越来越多的现代指挥在起音这里的处理越来越“小心翼翼”
,不过阿巴多更加入了富于弹性的渐慢,并在升f音上恰到好处地延迟……显示了阿巴多独特的劲道。
此外,起音的升f-g(在第一小提琴上)带有精致的滑音,几乎不易察觉,而阿巴多却更突出了这一效果,点睛之笔(在此前8月22日的琉森音乐节上,这一效果更为明显)。
整个第一主题段,弦乐的演绎显示出浓郁的维也纳气息。
这部交响曲经常被描述为有关童年和梦幻般的田园回忆。
在第一乐章发展部,原第一主题段落中圆号和木管的三连音型变为短促的滑音效果的倚音,故意营造的圆号和木管……似乎节奏参差不齐的效果,似乎比引子的撬铃更好地映射出童年般的回忆——久远年代模糊的城市吹奏乐。
事实上,不只是发展部,整个第一乐章,圆号时常以超过乐谱力度标记的极弱,来表现遥远的回响。
在发展部,一个崭新的主题从长笛的极高音区倾泻而下,似天国的清泉沁人心脾,事实上,这一主题无论是它的五声音阶特征还是其后仍然在长笛上的明显的、不断重复的升f-e音型都预示了它与第四乐章主题(“天国生活”
)的直接联系与统一设计。
阿巴多的处理较以前的演绎更为轻盈、舒缓,带有梦幻般迷人的气质。
辉煌的铜管声部在这里再度成为“竞奏”
或“拼贴”
的一部分,木管声部(管口向上的单簧管)明显的、甚至刺耳的喧闹在这里被处理得更加喧宾夺主。
每个声部都吵吵闹闹地挤进来,显示出阿巴多对马勒精神的贯彻和淋漓尽致的发挥。
第一乐章发展部,已经先现了第五号交响曲铜管的葬礼引子(起先是小号……与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自身的引子叠置在一起),阿巴多在这里也刻意予以强调,清晰地勾勒出这一素材——开始是三短一长的动机(又是它……“命运”
的阴魂不散)——随后破碎了。
第五号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引子素材,可以看作是自第四号交响曲第一乐章发展部这一新素材变形而来。
这种素材“链接”
在马勒交响曲中非常常见。
若非对马勒全部交响音乐的谙熟,很难在整体上以及局部的“联络点”
上予以强有力地说明。
而老一辈大师中,演绎全部马勒交响曲的,至今仍然寥寥无几。
阿巴多以其巨大的意志力和高度的概括力,身体力行,并且在今天仍然不断地探索着。
虽然第四号交响曲被当作是“三部曲”
的组成部分,但无论是直接出现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引子,还是性格与音调都极为相似的慢速乐章(第四号交响曲的第三乐章,第五号交响曲的第四乐章)——第四号交响曲都与第五号交响曲的联系更为紧密,甚至其将近一个小时的容量,也很难使人只是把它当作第三交响曲的末乐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