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实际上,这恰恰是不专业的表现。
因为剧本写作实际上是一件极规范、科学的事情。
一集剧本的字数和分集大纲的字数存在科学的比例关系,如果你的字数多了,只能说明你加入了不应该在分集大纲内出现的词句,比如说人物的动作细节,人物的语言,等等。
3.写作梗概——安排情节点
写作的分集大纲,通常是作为整个项目给导演或者同事们看的。
用分集大纲来给编剧写作剧本,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你还是无法确定故事究竟是如何按照场次所发生的,在一个情节或者场次中,究竟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发生。
因此,学会了情节点的设置,是从概念上的宏观构思转换到剧本写作的细节落实上最为关键的一步。
下面,我们以《比萨外卖》的故事为例,加以剖析。
●基本情节点如何表述
所谓基本情节点,其他的情节都是与之相关,对其延续。
那么,情节点应当如何表述呢?在这里,笔者倾向于让读者使用这样的思维模式:他是谁,他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过程,导致了什么结局。
他是谁,突出了这一情节点的主导者,剧本围绕角色展开写作;做了什么,说的是这一情节的核心人物和关键情节;发生了什么过程,说的是在这一情节中可以刻画和表现的戏份;导致了什么结局,则是说明了这一情节点与之下情节的关联。
例如,《比萨外卖》的基本情节点可以表述为:不会开车的海绵宝宝和章鱼哥(是谁)开车(过程)去送比萨(做什么)——(下一个情节点,承接于海绵宝宝不会开车)。
●情节点的堆砌和罗列
认识到了情节点的表述和区分后,让我们具体分析一个故事,并开始研究其中的情节点。
初学者不可能在一上来就表述准确,因此,先要求能完整地叙述一个故事。
以十分钟的动画为例。
情节点的数量最少可以是1~2个,但那是类似于科普动画、知识动画等体裁,对于学习和创作并无重要参考意义。
我们可按照10个情节点来要求自己。
10个情节点中,要想讲清故事,至少应该有起、承、转、合4个基本的情节点。
然后根据剧集的长度进行调整,增添内容,让故事丰富起来。
例如,《比萨外卖》中,我们先设定最基本的4个情节,不涉及具体的细节,并搭建框架。
起:海绵宝宝和章鱼哥去送比萨。
承:他们遇到了麻烦,迷路了。
转:海绵宝宝他们找到了解决方法,继续送比萨。
合:他们完成了这一任务。
接着,对每一部分进行扩充和完善,把所能想到的每一部分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列出来:
(1)出发前,海绵宝宝可以在和派大星玩游戏。
(2)海绵宝宝和章鱼哥一起去送外卖。
(3)在半路上,海绵宝宝可以遇到几个朋友。
(4)海绵宝宝不会开车,在旷野外,耗光了汽油。
(5)海绵宝宝寻找汽油。
(6)海绵宝宝选择步行。
(7)海绵宝宝和章鱼哥遇见海怪,逃跑后继续走。
(8)海绵宝宝和章鱼哥途中遇龙卷风,被刮走。
(9)他们在平静的地方降落,章鱼哥选择了错误的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