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值得说明的是,在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动画视听语言还有另一种更为狭义的含义。
有时候我们把“动画视听语言”
习惯性地指代镜头与镜头的组合。
例如,我们评论一部影片视听语言技巧娴熟,实际上可能仅仅是指它的镜头和剪辑具有一定艺术水平,而不包括其他的视听因素。
在不同场合下知晓动画视听语言的不同含义,是学习这门专业的一个重要前提。
同时,在不同作品体裁间,动画视听语言的研究重点也不相同。
电影作品更强调画面的构图美学、摄影艺术及剪辑技巧,对于影像的艺术层面要求较高;而电视剧的视听语言则偏重于对白台词的交代处理及相应拍摄手法,对于布景和画面要求相对较低,面对不同体裁,衡量创作好坏的标准上也存在细微差别。
至于本书所介绍的动画视听语言,虽然很大程度上是脱胎于影视视听语言的知识而存在,但是毕竟结合与发展了动画的特性,存在着自身独有的特点。
例如,真人拍摄的影视节目,视听语言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镜头与剪辑,以及如何利用镜头讲故事,对于人物造型和道具以及场景的研究就相对弱化,而动画视听语言显然并非如此,动画作品中的每一个画面细节都是依靠创作者的画笔或者动画软件凭空描绘和搭建的,即便是微小的道具或者场景也直接影响着作品视听效果的呈现。
在动画中,画面的造型美无疑占有更重要的位置,而动画由于剧情相对简单,在剧作角度对视听语言的运用技巧就显得相对次要。
以上都是动画视听语言区别于影视视听语言的地方。
正因为各自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影视视听语言和动画视听语言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但仍保持联系。
因此,学习动画视听语言也要有别于学习影视视听语言,选择符合本专业需求的重点与方法,而本书中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细致而翔实的阐述。
1.1.3视听语言的发展
我们应当有这样一种认识:动画视听语言并不是在影视艺术诞生之初就具备了现今的面貌。
相反,它是伴随着动画影视艺术的逐步发展而完善起来的。
是经过了长年累月的积累、变革、推翻与重组才构成了现今的面貌,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例如,早在电影诞生之初,一部影片只有一个镜头或者几个简单镜头,那时的视听语言也相对简单,就不存在关于剪辑的理论。
直到电影的场次增多,以及20世纪30年代蒙太奇学派的出现,加上之后的长镜头理论、新浪潮运动,才形成了当今较为全面的电影剪辑理论。
正是伴随着影视技术的一次次突破和发展,视听语言的学术范围也在不断增强和扩张。
例如,有声电影、彩色电影、电脑特技,一系列的新技术诞生,不断推动了视听语言的发展。
动画视听语言也是一样,伴随着动画艺术的发展,动画视听语言也经历了扩充,不仅仅是影视视听语言的延续和复制,更多地带有了独立色彩,而这往往是被相关研究人员所忽视的。
例如,定格动画的视听语言表现、三维动画的视听语言表现、沙画的写意与造型,这些内容在影视视听语言中就无处可寻,而在动画艺术体系之中,却都是动画视听语言中最为独特的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