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长江东流去(第9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内迁的“士”

对李庄的“绅”

是感念的。

一九四六年五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即将离开李庄前,傅斯年携五十多名专家学者,在李庄板栗坳栗峰书院立下“留别李庄栗峰碑铭”

,碑文写着:“李庄栗峰张氏者,南溪望族。

其八世祖焕玉先生,以前清乾隆间自乡之宋嘴移居于此,起家耕读,致赀称巨富。

哲嗣能继,堂构辉光。

本所因国难播越,由首都而长沙而桂林而昆明,辗转入川,适兹乐土,尔来五年矣。

海宇沉沦,生命荼毒,同人等有幸而有讬,不费研求……安居求志,五年至今。

皇皇中兴,泱泱雄武。

郁郁名京,峨峨学府。

我东曰归,我情依迟。

英辞未拟,惜此离思。”

此情此义正如甲骨文专家董作宾先生题签在碑额上的四个字——“山高水长”

一九四六年十月,随着载有最后一批抗战文化人的轮船鸣笛起锚,李庄一下子空寂了。

岁月荏苒,如今“士”

还在,“绅”

已是一个文物级别的词了。

在李庄,我对“绅”

做了一次考古。

沿着羊街——文昌宫、刘氏大院、胡姓大院、王家院子——安静的老宅院充满了历史的回声。

这条古朴的小巷一直延伸到江边。

沿途看见青砖墙上贴着一块水文记录牌,写着:“1966年9月1日,长江洪水275米(吴淞)。”

相距不到五十步,又见一块水文记录牌:“2020年8月19日,洪痕。”

长江至李庄东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

而几千年来,李庄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长江洪流的洗礼。

“何以是李庄?”

这也是一种答案吧。

二〇二一年八月六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斗罗之我的老师是教皇从精神病院走出的强者运动为王非线性恋爱我老婆是传奇天后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满级甜诱!在傅爷的怀里声色撩人时光因你而甜穿书反派逃命守则被抛弃的首领道门法则凶狠狠的指挥官,晚上粘着要亲亲草莓印创世纪大陆无间之主绝世剑帝港片里的卧底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我真的只有一个老婆重生退婚后偏执大佬成我裙下之臣我,女扮男装,职业当爹不醒左道江湖拳术天王华娱之从演皇帝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