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张献忠出生贫困家庭,性格倔强,爱打抱不平。
年少时读过书,后来参军,当过捕快,因犯法差点被斩首。
主将见他相貌奇特,特意为他求情,被开除军籍,自此流落民间。
明朝末年,陕西全境灾荒不断,农民为了活命纷纷起事,很快形成燎原之势。
张献忠在家乡聚集十八寨农民,组成一支队伍作为响应,自称“八大王”
。
他有文化,又当过兵,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屡立奇功,在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等地转战,逐渐发展成当时最强劲的队伍。
1635年,以首领高迎祥为盟主的十三支农民军,在荥阳会师,商讨对抗朝廷的策略。
在此之前,张献忠与高迎祥共同造反,李自成还只是高迎祥的部将。
如今,李自成与他实力不相上下。
荥阳大会后,两人一路向东,挺进安徽。
张献忠率部攻克凤阳府,携手焚烧了皇陵。
不久,两人决裂,李自成选择西去,张献忠继续向南进发。
张献忠接连攻克多地,所向披靡,一直打到长江北岸的江苏省仪征市。
又转而向西,横穿安徽,进入湖北,再北上进入河南,继续往西进入陕西。
张献忠喜欢出奇兵,专挑明军的薄弱环节,屡屡挫败围剿计划。
期间,就连名将洪承畴手下的大将曹文诏也被他斩杀。
张献忠仅用一年时间,队伍已经壮大到十万人。
不过,高迎祥战死,农民军缺乏统一部署,一度陷入混战,接连受挫。
朝廷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后金,也转变策略,实行“招抚”
。
为了保存实力,张献忠假意降服,暗中积极屯粮,招兵买马,择机而动,等待东山再起。
1639年,张献忠再次揭竿而起,李自成也重整旗鼓,起义烽火再次形成燎原之势。
张献忠因为率先举事,迅速引来明军主力围剿。
双方屡屡大战,互有胜负。
随着明军围剿范围逐步缩小,张献忠意识到只有跳出包围圈,才能获得战略主动,决定挺进四川。
当时,兵部尚书杨嗣(sì)昌和大将左良玉不和,张献忠利用两人的矛盾,派人带着丰厚的钱财行贿左良玉,说:“正是因为我的存在,朝廷才会重用你,但是你的部将滥杀无辜,朝廷早有人想要置你于死地。
假如我死了,你的死期也不远了。”
左良玉因此围而不攻,张献忠得以进入四川。
不久,张献忠以四川为基地,进入湖北,一举攻克军事重镇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从缴获的饷银中拿出大部分救济灾民,处死襄王朱翊(yì)铭和贵阳王朱常法,得到百姓拥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