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流贼列传
banner"
>
流贼,指四处流窜的盗贼。
我国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很多,大部分都是流动作战,被统治者蔑称为流贼。
明朝末年,四处爆发农民起义,规模很大,流动范围很广,甚至推翻了明朝两百多年的统治。
《明史?流贼列传》共一卷,主要记载李自成、张献忠的事迹。
推翻明朝的“闯王”
李自成
李自成(1606—1645年),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榆林道米脂县(今榆林市米脂县)人。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顺政权的建立者。
李自成家庭贫困,年幼时被送进寺院当小和尚,还为本乡地主放过羊。
十多岁时,父母相继过世,他无依无靠,在驿站当驿卒。
李自成善于骑射,为人狠辣,朝廷裁撤驿站后,他失业回家,欠下了豪绅的债务,被严刑拷打,于是杀死豪绅逃跑,当了一名边兵。
明朝末年,边兵粮饷不足,官吏贪污渎职,士兵们只能挨饿受冻,盗贼自此开始作乱。
此后,陕西发生严重饥荒,地方官员是阉党魏忠贤的人,疯狂聚敛钱财。
百姓们失去生活来源,纷纷投靠盗匪。
当时,兵部郎中李继贞上奏庄烈帝说:“百姓一旦挨饿,就会做盗贼,请朝廷拿出钱粮赈济。”
庄烈帝因为国库空虚,还要对付北方的后金,没有批准,各地盗贼队伍愈发壮大。
不久,李自成带着侄子李过投奔在山西的舅舅闯王高迎祥,自称“闯将”
,在陕西、河南一带征战。
1634年,新任五省总督陈奇瑜会同各地明军围剿起义军,高迎祥等人见明军云集,包围圈逐渐缩小,惊慌之余,误入车箱峡(今陕西省安康市境内)。
此地山势险绝,进去容易,出来很难,唯一的出口被明军堵死。
生死攸关之时,李自成采用谋士的计策,贿赂陈奇瑜身边人,向朝廷诈降。
陈奇瑜信以为真,释放了李自成,派人安抚农民军,想要将他们遣送回原籍。
李自成逃出生天,立刻杀死安抚官,而后再次背叛。
次年,名将洪承畴担任五省总督,专门围剿农民军,农民军一路退到河南洛阳(今洛阳市)一带。
为了抗击朝廷,商量对策,各地义军首领齐聚荥(xíng)阳县(今河南省荥阳市)召开大会,李自成激昂地说:“一个人都要奋起反抗,何况如今有十万大军!
朝廷束手无策,我们应该分头行事,各自定下攻打的方向,至于成败,全由天命!”
众人纷纷应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