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下令彻查,胡惟庸与六部属官都因此获罪。
第二年正月,胡惟庸的同党眼见事情不成,便向明太祖告发他的阴谋。
太祖怒不可遏,令廷臣轮番询问,查到其他同党,全部诛杀。
此后,太祖又继续追查了十余年,先后牵连致死的人有三万多,这便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
。
胡惟庸死后,明太祖下令废除丞相,并禁止子孙后代设立丞相。
在我国延续了千年的丞相制度至此终结,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谄媚阿谀的严嵩
严嵩(1480—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县(今江西省分宜县)人。
明朝内阁首辅。
严嵩的父亲热衷权力,多次参加科举没有考中,便将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对他悉心培养。
严嵩不负众望,十九岁中举,二十六岁考中进士,被选为随侍皇帝身边的庶吉士。
不久,严嵩得了一场大病,退官回乡养病。
期间,正值大宦官刘瑾专权,迫害朝官,严嵩借机躲过。
十年后,严嵩复官。
明世宗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将朝中事务交给礼部尚书夏言处理。
夏言是江西人,严嵩借着老乡的情谊,拼命讨好他。
严嵩不断升迁,与世宗的接触日渐频繁,又竭力讨世宗的欢心。
夏言担任首辅之后,想有一些作为,反对明世宗沉迷道教,逐渐得不到宠信。
有一天,明世宗将沉香水叶冠赐予夏言、严嵩等近臣,夏言不戴,严嵩不但每次上朝都戴这个冠,还郑重地用轻纱拢住。
明世宗见状,更加喜爱严嵩而厌烦夏言。
1544年,鞑靼(dádá)入侵河套(今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地区,陕西总督曾铣(xiǎn)发兵夺回河套,上疏建议修筑边墙,逼鞑靼退兵。
夏言深以为然,向朝廷推举曾铣。
明世宗也决心夺回河套,但严嵩买通世宗的近侍,诬陷曾铣挑起边境争端,还指使边境将领仇(qiú)鸾(luán)诬告曾铣掩盖战败的消息不报告,克扣军饷,贿赂夏言。
世宗相信了他,诛杀曾铣,将夏言下狱。
严嵩又利用舆论,使世宗以为夏言毁谤自己。
最终,夏言被斩首,严嵩出任内阁首辅,专权擅政近二十年。
明世宗推崇道教,时常斋醮(jiào)祷祀,撰写青词向上天报告。
严嵩十分擅长撰写青词,更加受到宠爱。
为了写好青词,严嵩殚精竭虑,废寝忘食。
甚至在庚戌之变时,俺答兵包围北京(今北京市),在城郊肆意烧杀劫掠,严嵩不顾百姓安危,依然大写青词,被戏称为“青词宰相”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