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随着清军的节节胜利,许多将领不战而降,明军士气大减。
史可法发出檄文,要求各路军队增援,但没有一个人响应。
不仅如此,驻守扬州的许多将士,都纷纷出城投降,扬州城内的兵力越来越薄弱。
这时,清军已经将扬州包围,摄政王多尔衮(gǔn)亲自劝降,史可法公开作书答复,拒绝投降。
由于城墙高峻,清军的攻城大炮还没有运来,清军主将多铎(duó)派出多名投降的明朝大臣劝降史可法,被严词拒绝。
有将领想趁机挟持史可法,带着扬州城投降,史可法毅然说道:“这是我殉国的地方,你们想要做什么?如果你们想要富贵,请自便。”
这几个人见无机可乘,便一道出城投降。
史可法认为无心殉国的人,强留下守城,也会导致生变,对于想投降的人,他一概听之任之,没有丝毫阻止。
过几天后,清军用红衣大炮攻城,到晚上时,城墙轰然倒塌,扬州城随即失守,史可法拔剑自杀,被众人拦住。
众将拥簇他下城楼,清军上前,史可法大喊:“我是史督师!”
于是被俘虏。
史可法坚决拒绝投降,随后英勇就义,终年四十四岁。
史可法死后,遗体难以辨认,直到一年后,他的义子用朝服、手板招魂,将他的衣冠安葬在扬州城外的梅花岭。
【原文】五月朔,王谒孝陵、奉先殿,出居内守备府。
群臣入朝,王色赧(nǎn)欲避。
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
既朝,议战守。
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王唯唯。
——摘自《明史?卷二百七十四》
【译文】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一,福王拜谒明太祖的孝陵、奉先殿,迁居内守备府。
群臣入朝,福王感到羞愧,想要回避。
史可法说:“大王不要回避,应该正式接受。”
朝拜之后,群臣商议攻和守的策略。
史可法说:“大王应该身穿素服、出居郊外,派军队北征,向天下人展示必定报仇的大义。”
福王恭敬地答应。
词语积累
宁死不屈:宁,宁可。
宁可死去,也不屈服。
忠贞不二: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
或指下级对上级特别忠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