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杨继盛列传
banner"
>
杨继盛(1516—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保定府容城县(今河北省容城县)人。
明朝中期著名谏臣。
大明第一铁骨谏臣
杨继盛出生于耕读之家,七岁时生母去世,继母便让他去放牛。
杨继盛经过私塾,看到学童读书,羡慕不已,向哥哥请求上学。
哥哥说:“你年龄这么小,读什么书!”
他反驳道:“我年纪虽然小,但是能放牛,为什么不能读书?”
哥哥将此事告知父亲,这才让他边读书边放牛。
杨继盛十三岁时,正式跟随老师学习。
乡试中举后,进入国子监读书,深受校长徐阶赏识。
三十二岁时,他考中进士,在南京(今南京市)任职。
期间,跟随吏部尚书韩邦奇学习音律,因天资不俗,深受器重,韩邦奇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自此,杨继盛名声初显。
三年后,他被提拔到京城北京(今北京市)任职。
当时,蒙古首领俺答汗多次入侵边境,明世宗让大将军仇(qiú)鸾(luán)负责处理这件事。
仇鸾畏惧蒙古人,提出了开市进行马匹交易,与俺答汗讲和的建议。
杨继盛认为,这种示弱的行为有损国家威严,实在是奇耻大辱,写出“十不可,五谬”
,反驳仇鸾的主张。
仇鸾得知后,咬牙切齿地说:“这小子没有亲眼目睹敌寇,哪里知道敌寇的厉害,真该给他降职!”
明世宗对杨继盛的建议犹豫不决,仇鸾在一旁从中作梗,最终将他贬到狄道县(今甘肃省临洮县)当一个不入流的小官。
狄道县地域偏僻,番汉杂居,民风彪悍,文化落后。
杨继盛到任后,团结各族人民,兴办学校,疏通河道,开发煤矿;让妻子张氏讲授纺织技术,带领百姓致富,深受拥戴,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杨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