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张衡列传
banner"
>
张衡(78—139年),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东汉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文学家。
全能型发明家
张衡的家族是当地的大姓,张衡的祖父张堪从小就有“圣童”
之称,是光武帝的开国功臣,北击匈奴,南平蜀地,可谓文武全才。
张衡受祖父影响,从小刻苦学习,少年时就会做文章。
张衡十几岁时,到长安游学,增长了不少见识,又到京城洛阳,进入太学学习,结识了许多学者。
张衡自学五经、六艺,擅长诗歌、赋文,对数学、天文、地理以及机械等都十分精通。
张衡虽然多才,却一点也不骄傲,淡泊名利,官府几次征召他做官,都被他推辞了。
当时国家长期太平无事,王公贵族们奢侈成风,张衡仿照文学家班固的《两都赋》,花十年时间创作《二京赋》,以讽谏朝廷。
汉安帝听说张衡擅长数学,封他为太史令,掌管史事、历法。
张衡曾两次担任这个职务,前后共十四年。
任职期间,他潜心研究天文历法,写作《灵宪》《算罔论》等专著。
他在《灵宪》中提出了“浑天说”
,指出“浑天像一个鸡蛋,大地是鸡蛋里的蛋黄,独自存在于天里面,天要比地大。
天包着地,就像蛋壳包着蛋黄”
。
浑天说虽然有一定的局限,但比当时流行的盖天说进步不小,更能清楚地解释很多天象。
到了唐代,经过历代天文学家的努力,浑天说彻底战胜了盖天说,在我国古代天文学领域称雄上千年。
张衡根据“浑天说”
理论,改进了浑天仪,用来测量天象,演示天体的运行,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够比较准确地观测天体的仪器。
张衡又根据测量数据,改进历法,使得历法越来越精密。
132年,张衡又制作了候风地动仪。
它用纯铜制成,顶盖突起,像一个酒樽,中间有大柱,旁边分出八条轨道,安有机关。
八条轨道对应八个方位,每个方位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每条龙的下方有蟾蜍。
如果哪个方向发生地震,这个方向龙口里的铜珠就会掉落到蟾蜍口里,发出激扬的声音,提醒观测者那个方位发生了地震。
这种方法是之前所有书籍都不曾记载过的,却十分灵验。
有一回,某个方向的机关发动,龙珠掉下,但人们没有感觉到地动,许多人都说不灵验。
几天之后,驿站送信到京城,果然在那个方向发生了地震,大家这才感叹地动仪的精妙。
自此以后,史官们根据地动仪的活动来记载地震。
地动仪是世界上地震仪之祖,直到一千八百年之后,国外才开始有类似仪器。
光武帝刘秀在称帝之前,曾经有预言说“刘秀当为天子”
,后来果然当了皇帝,于是他很喜欢这类预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