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公元前135年,汉高祖的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先后发生火灾,董仲舒认为这正是天人感应的征兆,带病起草奏章,直言两次火灾说明上天已经对皇帝发怒了。
奏章还没写好,正好大臣主父偃(yǎn)来拜访,他嫉妒董仲舒的才能,偷出奏章草稿交给武帝。
武帝看后大怒,要将董仲舒斩首,但又怜惜他的才华,最终免了死刑,罢免了他的官职。
董仲舒回家继续教书。
十年后,当朝重臣公孙弘推举董仲舒给胶西王刘端为相。
刘端也是武帝的哥哥,为人放纵凶残,比刘非还要蛮横,多次斩杀朝廷委派的官员。
刘端知道董仲舒是儒家大师,对他比较尊敬,但是董仲舒担心时间久了难免遭遇不测,便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官回家。
董仲舒晚年不再过问世事,一心埋头读书、著作。
虽然他不在朝中为官,但如果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武帝仍会派人前去他家里向他请教,董仲舒也会一一回答。
公元前104年,董仲舒在家中病逝,葬在长安西郊。
有一次,武帝路过他的墓地,想起他的才能及功劳,特意下马致意,所以董仲舒的陵墓又被称为下马陵。
当年,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用“焚书坑儒”
的方式,烧毁了许多学术著作,背负了很多骂名,最终却无以为继。
董仲舒身处汉朝发展极盛的时期,吸取秦始皇的教训,大推儒家理论,向武帝提出“独尊儒术”
的建议,顺利完成了思想统一,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我国的主流思想。
董仲舒被看作儒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为儒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原文】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摘自《汉书?卷五十六》
【译文】董仲舒年少时研习《春秋》,汉孝景帝时担任博士。
他放下悬挂的帷幕讲学,弟子们根据拜师的先后顺序相互传授学业,因此有人从来没有见过他的面。
连续三年都不看一眼园子,他专心到这种程度。
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读书人都师法、尊重他。
词语积累
急功近利:指急于求成,贪求眼前的利益。
目不窥园:窥,观看;园,花园。
眼睛从不看一眼花园。
形容埋头读书,不问外事。
改弦更张:更,改换;张,乐器上的弦。
指换掉旧琴弦,安上新的。
比喻改变方针、计划和方法。
党同伐异:伐,讨伐。
把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人看作同党,而将持不同意见的人视为异党,大加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