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1751章 明日之谋二(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丰州川又名丰州滩,西灏黄河,南自山西与内蒙古交界的沙岭儿,北至大青山,方圆约七百里,此处地势相对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极其适合耕种。

一次偶然的机会,俺答及其夫人在丰州川偶然见到汉人筑城、农耕治窑,心下大喜——不能互市,还不能把擅长耕种劳作的大明百姓请进来,不能咱们自己搞搞耕作吗?

实力强劲的阿勒坦汗便率部进驻此地。

次年,俺答便向明朝请求通贡使臣,请求支援一些农具、种子,还专门给军队下了明令,老老实实杜绝抢掠,自己想办法种田种地,发展经济。

事实上,不用阿勒坦汗请,多的是大明百姓想要进来。

此时明朝的边政便已衰坏。

沿边军民终年辛苦劳作生产,却受到边疆酷吏层层的剥削,以至于“虽有屯田,而子粒不得入其口;虽有月粮,而升斗不得入其家”

,很快,哭声遍于城市,日子过不下去了。

没了活路,逃亡、流散甚至起义,就成了百姓的选择。

对于前来投奔的汉人,阿勒坦汗把待遇给得足足的。

但凡进入此地的汉人,一般都能获得平民的身份和牛羊等财物,对其间的能人加以重用。

而这些“慕名而来”

的明朝子民,大部分都是农民或手工业者,随同他们而来的先进生产技术、科学知识、建筑、医学知识等。

不久后,千倾良田葱葱翠翠,蒙古牧民也学起了耕种、饲养技术,原本岌岌可危的经济焕然一新。

由于“草地自在好过”

,来此的人愈来愈多,丰州川聚集了五万多汉人,建造了许多农耕村庄,成了当地开发生产的主力军。

原先的汉人也在和蒙古牧民的往来中,渐渐“消散”

,融入了蒙古族,此时的丰州也凭借着大体量的货物输出,成了蒙古的手工业和商业中心,阿勒坦汗也成为草原的霸主。

大明对其已经无可奈何,迫于战火压力不得不同意与其妥协……,!

予他们土地、草场,加以教化。

他们有了生活之资,明白了仁义廉耻,才不会因为饥寒而南下侵扰中原,却是成为我朝顺民!”

邓光荐见皇帝话中不离讨伐,不住的皱眉。

他虽明白征服天下皆是武力为先,但治民却要施以仁孝,忍不住煞风景的谏议道。

“先生之言,朕谨记在心!”

赵昺连声答应道。

他看众臣对自己的提议基本上首肯,心中暗松了口气,自己虽为皇帝,可也需要属下的配合,否则他们出工不出力,同样难以成事。

而他想在大战之后仍要参与塞外事务是有原因的,也是吸取了历史上明朝为边事所累的前车之鉴。

故事还得从大明与蒙古的“互市”

说起。

所谓互市,便是明蒙之间在某些地区的自由贸易。

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成祖时期朱棣为笼络蒙古兀良哈部而下达的经商贸易。

不过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陆续开展的明蒙互市并不稳定。

说白了,大明更多将此作为羁縻蒙古的一种方法,通常会附上一些条件,或者随时说换人就换人。

然而,对蒙古而言,游牧经济极其脆弱,本土的手工业和农业更是欠发达,很多生活必需品都得靠和中原交换获得,相较来看,互市不亚于一条生存命脉。

正因此,怎么和明廷开展稳定而正式的互市,成了蒙古各部封建主颇为头疼和挂心的一件大事。

这时,一位关键人物登场——阿勒坦汗,便是历史上所称的俺答汗。

十六世纪初,他承继父业成了土默特万户的首领。

登位之后,势力迅速扩张,仅用了十多年,就成了右翼蒙古的最高统治者。

而此时蒙古内部“部落众多、食用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全球高武之我是傅昌鼎斗破苍穹神之炎帝分手后,我闪婚了个隐形富豪王室之祭愿者我穿成了腹黑狼崽子的丑娘我赚的真是辛苦钱重生日本当神官云梦的魔性之旅大唐首席女婿乡村教师太虚化龙篇在惊悚世界无限开挂都市仙尊网游之天命织造师墨爷!小祖宗又去炸场子去了凤临之妖王滚下榻重生年代:空间致富小辣妻我在镇夜司打开地狱之门楚医生的作精娇妻是玄门大佬美漫大恶人地府缝合怪斗破从异火开局斗罗之我的无敌罗三炮我就是富二代!木叶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