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事之以礼:有尺度,才是真正的孝
banner"
>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从这里,到接下来的章节,都与孝有关。
《论语·为政》与孝的联系非常紧,因为中国古时候大部分时期是以孝治国。
我们先来理解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
当时,周王朝已经基本丧失了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力,鲁君也开始失去力量,而孔子正处于鲁国三桓当政的时期。
“三桓当政”
,指的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在掌管鲁国的政事。
孟懿子是孟孙氏的掌门人,表面上尊孔子为师,向孔子请教问题,实际上却是君臣关系——一位是当权者,一位是老师。
收位高权重的人为徒,是一件有压力和风险的事。
因此,在孔子跟孟懿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说得并不痛快。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孝?”
孔子说“无违”
,就是不要违反。
我们总觉得,孔子的这句话好像没说完。
孟懿子真懂了吗?未必。
但是孟懿子没再接着问。
当权者请教问题,但并没有接着问,也没有显露出好奇心,孔子自然也就不必解释。
孔子把话憋在心里并不舒服,他知道还没有说明白。
樊迟是孔子的学生,喜欢种地,喜欢收拾菜园子。
他给孔子驾车,孔子憋不住地说:“孟孙问孝于我,我说无违。”
樊迟自然和老师更亲近,就问:“您为什么说这么奇怪的话,无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