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节计算机化测验
banner"
>
计算机化测验指的是以计算机为平台,向考生呈现考题的形式。
计算机化测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计算机化测验叫作基于计算机的测验(puter-BasedTesting,CBT),狭义的计算机化测验叫作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
CBT包括所有以计算机为呈现平台的测验,例如,把纸笔测验的内容直接转化为计算机呈现,那么它就是一种计算机化测验。
但是显然这样简单照搬纸笔测验内容的计算机化测验只是单纯的考试平台变化,不具备自适应的智能化特点。
与此不同的是,CAT不仅有测验平台的变化,还包括在第一部分描述的自适应特点(不同初始题、自动终止等),因此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测验形式之一,也是本书的研究对象。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简要地描述CBT的发展与特点,为以后各章提供一些背景信息。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心理测量领域也被打上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烙印,正在经历一场技术革命。
心理测量的任务是在有关的量尺上给出测量对象的准确位置。
这个任务非常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现代电脑信息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测量中的工作效率,甚至使原来不可想象的任务变得轻松简单。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使心理测量可以变得快捷。
由于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它可以轻松地实施测验,包括呈现考题、收集作答、自动评分等,考生在信息化时代已经可以马上得到考试成绩甚至有关的诊断报告。
计算机信息化的巨大变化至少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计算能力的巨大提高。
现在,一台个人计算机或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小型手持设备的计算能力已经远远超过20世纪的大型主机。
著名的EroegratorAndCalcula)可以占据一个很大的房间,可是它的计算能力却比不上一台普通的台式个人电脑。
而更令人诧异的是,由于云计算的发展,在网络的帮助下,普通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也具有实施教育测量的能力。
第二,各种个人计算机与简易手持设备的大量普及。
计算机发展的早年,它以大型主机(Mainframe)的形式存在,是只有大型研究机构和企业才能负担的“奢侈品”
。
但是,目前个人计算机已经非常普及,甚至已经慢慢被更加便捷的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取代,成为非常普通的日常消费品。
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心理教育测量的变革。
早在个人计算机出现的初期,研究者就开始注重这些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
计算机化测验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诞生了一批大型计算机化测验的实际考试项目,包括美国士兵职业倾向成套测验(ArmedServicesVoalAptitudeBattery,ASVAB),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dualTestiS)的研究生入学考试(GraduateReiheTestofEnglishasaFuage,TOEFL)等。
目前各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测验已经在教育、职业资格考试中大量涌现。
计算机化测验已成为测量领域不可忽视的一个潮流。
有关的研究者已经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国际性组织——国际计算机自适应测试协会(IionalAssoputerizedAdaptiveTesting,IACAT),定期举办学术年会。
本节将借鉴Bunderson等人(1988)提出的计算机化测验发展阶段划分框架,系统梳理计算化测验的发展脉络,提供一个完整的历史视角。
他们根据心理教育测量与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特征,提出了一个计算机化考试测评的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区分出了四代计算机化测验技术:
计算机化测验(puterizedTesting);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