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记者Shutup!
banner"
>
只要我当记者一天,提出疑问、写作成章必然是我的责任和权利,每当我采访某某音乐家时,心里总是会想,“这位可怜的音乐家,同样的问题不知回答多少次了,居然能如此不厌其烦地与我对话”
,或者是看到音乐家双眼开始出现呆滞答非所问时,让我不禁产生怜悯,“他的身心,一定正被恐怖的时差虐待着!”
,尤其那种超级爱耍大牌,总让人看臭脸的音乐家,面对记者的一言一行,想必他一定不时抑制自己让“Shutup!”
脱口而出的冲动。
面对记者,大部分的音乐家已经身经百战,早有应对招数,综合每个人的绝招,出一本音乐家面对媒体的《孙子兵法》绰绰有余。
在我曾经接触的音乐家中,大提琴家马友友顾全大局的能力一极棒,具有成为主持人的潜力。
只要是马友友的场子,现场一定是众镁光灯群聚,不管记者会有多少其他音乐家同台出席,在媒体眼里都只有马友友,但是马友友对于他的演奏伙伴被视而不见是无法接受的。
在一场他与“丝路合奏团”
的记者会上,马友友索性扮演起记者的角色,拿起麦克风,开始介绍他的同伴们有多么厉害,然后一一对他们提问,在他的努力之下,他头上的明星光环开始照亮周围的人。
马友友除了很重视同台音乐家的感受,对自己也要求甚高,近几年只要他有机会来台,记者会上几乎不使用英文翻译,因为他坚持要说中文。
虽然他的中文语法有时不免美国化,主语、谓语偶尔在口中会迷路,但是他是一位非常用功的学生,记者会前不仅会对一些专有名词的中文翻译详加确认,每到一个国度,他也会适时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现状。
接受媒体专访时,马友友面对记者最喜欢说的话就是“最近好吗?”
这句极为亲切的招呼语,顿时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大陆钢琴家李云迪一向很“诚实”
,有一次在乐迷见面会的后台,直喊累的李云迪,眼皮完全不想多撑一下,就在众人面前,趴在桌子上小憩片刻。
2008年年底李云迪来台参加金马奖颁奖典礼,他见着我,二话不说就一句“是你哦!
刚才没认出来”
。
接着他又说,“你是不是胖了点,跟上次见到时不太一样。”
这时的我也只能哭笑不得,心想,“李小弟,你就不能撒点谎吗?”
提到李云迪,就令人想到个性上与他截然不同的大陆钢琴家郎朗,郎朗嘴巴甜的程度在乐界很难有对手。
当他见着你时,无论在任何场合,他一定会主动走上来,给你一个大拥抱,他会称呼你为好友、最支持我的人,还会赞赏你今日穿得衣服有多么的漂亮,此外,他会不厌其烦地回答你所有的疑问,甚至你只是“尝试”
写邮件给他,这位“老弟”
本尊还会亲自回信给你。
有一次记者会上我只不过慢了半拍问问题,这位郎弟的反应很俏皮,“我就在想,你怎么会没有问题问我?”
面对郎朗真的只能甘拜下风,他在全球乐坛能够获得媒体宠爱、指挥大师赏识,只能说他的确下了功夫,罗马真的不是一日建成的。
小提琴家穆特集才华美貌于一身,私底下很幽默,接受专访时,她的右手边正好有盏立灯,她兴致一来,就像无尾熊般的伸出两手抱紧立灯,逗得现场人员哈哈大笑。
俄罗斯国家乐团首席布鲁尼也是一个“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