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前辈指挥大师的莅临,也使本乐季增色不少,在简文彬的邀请下,华裔指挥大师林克昌,在生日当天,以柴科夫斯基第四和第六两首交响曲,指挥出他八十岁第一个乐章,隔周再以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再下一城,NSO将林克昌强烈丰富的情感、对于乐曲快慢速度强弱对比的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这位老大师以泪传递他的感动。
另一位老大师,高龄八十四岁的巴夏是肖斯塔科维奇第十四号交响曲的首演指挥。
他指挥之下的柴科夫斯基第五号交响曲,与林克昌的版本相较,个性截然不同。
然而无论是热情澎湃的林克昌还是浪漫优雅的巴夏,NSO均能坦然自若、游刃有余的穿梭在两者之间,由此衬托出NSO面对不同风格的指挥,具有使命必达的能力。
波兰现代作曲大家潘德瑞茨基的访台,让台湾乐迷有幸亲炙这位现代音乐史上的革命人物,能够在作曲家本尊的指挥下演出、获得第一手的诠释,是交响乐团与当代作曲家合作时最珍贵的资产,尤其潘德瑞茨基带来的作品为刚首演的新作“法国号协奏曲”
更为难得。
近年经常回台与NSO合作的旅德指挥吕绍嘉,本乐季大胆安排重量级曲目—布鲁克纳第五号交响曲,带领乐团迈入新的里程。
布鲁克纳作品的浩翰与神圣易于让乐迷甚至乐团心生却步,然而吕绍嘉的风采给了乐迷走进音乐厅的勇气,之前接受马勒、肖斯塔科维奇锻练的NSO,证明有驾驭布鲁克纳的能力,吕绍嘉与NSO未来若有机会推出布鲁克纳系列音乐会,将会是乐迷期待的大戏。
在简文彬六年音乐总监的任期中,每乐季推出两文件音乐会形式的歌剧制作,不仅为乐团打造特色,也让台湾优秀歌手有发声的机会,更培养出一批能歌善演的班底。
依照他的规划,过去六年是发展期,之后希望由资源较丰的两厅院接手,进行正式大型的制作。
台北爱乐乐团20072008歌剧演出,在跨年时推出约翰·施特劳斯轻歌剧作品《蝙蝠》,在台上歌手演唱的同时,不由得令人想起,德国声乐指导林登,在指导20062007的瓦格纳乐剧《指环》制作后的一席话。
林登认为台湾歌手能够胜任的歌剧出数可达十三出,威尔第《假面舞会》、韦伯《魔弹射手》、比才《卡门》、普契尼《波西米亚人》等,所需歌手中除了男高音角色之外,台湾歌手足以胜任,可见NSO过去的努力已到欢喜收获的时刻,台湾乐迷何时有幸在歌剧院的舞台欣赏这些剧目,两厅院得加把劲。
本乐季,台北爱乐乐团的触角也从本业延伸至跨界领域,与国光剧团合作的新编京剧《快雪时晴》,在作曲家钟耀光的巧笔下,西乐与京剧锣鼓点巧妙结合,在简文彬的指挥下,将京剧演员、声乐家、西乐、国乐等不同元素成功串联成一体,也让京剧和交响乐团的首度尝试圆满呈现。
台北爱乐乐团成立二十年后,首张公开发行的专辑终于在20072008面世,专辑收录马勒第四号交响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第八号交响曲的现场录音。
在唱片发行萎缩的今日,各大交响乐团群起创造自我唱片品牌进行自救,NSO的首张专辑,曲目上亮眼出发,但是包装和企画上,仍需花点心思进行“品牌”
和“形象”
的塑造,才能有效开拓新乐迷和国际市场。
持续过去几年前进世界舞台的努力,NSO本乐季在奥地利指挥维特纳的带领下赴东京“热狂之日”
音乐节演出五场,在国际政治氛围的考虑下,台北爱乐乐团此行的指挥维特纳固然适任,但他并非乐团音乐总监,当团方在阐扬台湾爱乐、爱乐台湾精神时,留下了不小的遗憾。
台北爱乐乐团20072008乐季在节目规划上,兼具乐团曲目的全面性和演出的多面向,固然音乐总监悬缺,乐团这一年显现出对过去的省视及迎接未来的自信,前音乐总监简文彬过去六年的努力,也在乐团的贯彻下得到充份印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