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王中军的做法虽给予属下员工很多压力,但是他的激励政策和尊重信任极大地激发了属下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工作积极性,这便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王中军可谓把劲用在了刀刃上。
王中军有个理念:老板只管关键的人和事。
具体来说,他只管8家公司的负责人,只管总公司的收支“大盘”
。
其他的人和事该谁管谁去管。
“当前面的事情都已经做完,你找到的是你信任的人。”
[2]华谊兄弟集团中做具体执行层的王中磊这样说。
因此可以看出,华谊的管理实行的是“无为而治”
,完全放手,将具体执行交给信任的人。
谨小慎微
尽管只在大事上操心,可在关键问题的细节上,王中军绝无半点马虎。
对于影片的投资分析,王中军会在投资之前做非常多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再交给专业人员去核算实际成本。
对于收入和支出这两方面王中军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
有了实际的设计思维和操作经验,华谊兄弟每次在投资之前核算的成本和回报与影片的最终情况都比较接近。
这些年华谊兄弟经营的影片在这样的制作模式下,几乎没有赔过钱。
2.人才培养——信任和尊重产生的核能
对于华谊兄弟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王中军曾说过,“我们为什么能做到现在这样?重要一点就是团队稳定,我们的团队应该是最稳定的一家!
起码冯小刚拍了我8部电影,我觉得中国一个大导演和一个公司有这么紧密、这么规范的商业合作的不多。
李冰冰和公司签约,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今天,8个年头。
范冰冰虽然离开了公司,但是从签约到离开,约有6年,完全履约完成。
这就是我们的独特之处。
我们公司有很多成员,创业的时候就跟我在一起,这个办公室我在这儿坐了10年,这个也能看出我们的成长安全”
。
“华谊兄弟有两大财富,人才储备与资本结构。”
[3]
21世纪是人才辈出的时代。
公司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也是人才、能力的竞争。
华谊兄弟已经具备了产业链和资源结构优势,在这个基础上,王中军作为一个管理经营者,显示出他不凡的见解与对人才的重视。
如果说华谊兄弟在人才培养上有什么诀窍,那就是信任。
王中军对公司旗下的导演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与创作自由。
冯小刚导演无疑已经成为华谊的最重要的品牌。
从冯小刚导演成名之前到成名之后,王中军一直支持冯小刚大胆创新。
而对于王中军的建议,冯小刚也是几乎照单全收。
两人的心照不宣与默契配合,让华谊兄弟投资制作的每部大片在商业票房的成就之外,还保持着极高的艺术水准,收获了中国观众的心。
王中军说:“我是一个比较善于交朋友、用人才的人,虽然上市后许多人说我们太过于依赖冯小刚,我们也不回避前些年的成长与冯小刚的稳定合作有很大关系,但我们也同样善于发现新导演。”
[4]
导演团队上,华谊兄弟除了冯小刚和张纪中这两位电影和电视剧的金牌制作人外,还拥有一批极具潜力的年轻导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