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中国电影需要积极应对社会、产业和文化上的挑战,把握社会和文化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确立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的坐标。
面对好莱坞的全球化战略,中国电影要在学习好莱坞国际化的经验的同时开辟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电影。
在中国电影市场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影海外拓展与责任又该如何把握?在类型电影观念与电影实践发生巨变的当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民营电影的生产、经营、融资与推广?华语电影需要做怎样的合作与融合?这些都是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建构中重要的时代性命题。
面对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深层的研究,提出海外市场竞争策略的路径。
海外电影市场现状与民营电影国际竞争力深层问题联系紧密。
随着中国国内电影产业的崛起,拥有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升级为电影强国的重要标志。
拥有海外市场关键在于首先实现商业类型电影的“国际化转型”
,以区域化开拓的方式把海外市场划分为北美、欧洲、俄罗斯、东亚及东南亚等地区。
另外,从中国电影史的角度也可以看出走向海外市场的经验,比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神怪片、武侠片对东南亚市场的占领以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功夫片对国际市场的号召力。
中国电影目前的海外市场状况相比好莱坞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在商业类型电影内容生产、融资渠道、推广营销等环节上加强海外市场的观念。
国际化转型指涉电影的内容生产策略。
内容生产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观众情感的生产,观众看电影特别是商业类型电影是为了娱乐,也是为了体会他们自己的情感。
因此类型片作为一种娱乐形式,一定要与观众产生共鸣或被认同。
中国电影在类型上比较单一,只有武侠和动作片能够走向海外,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新型中国电影将以武侠片、动作片为切入点,带动类型多元化实践,拓宽片种,积极进行电影类型美学创新。
在影片叙事策略上也需要进一步国际化,用国际流行的电影语言、叙事惯例来讲述中国故事。
此外,在商业类型片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也要重视艺术片的国际化,进一步巩固艺术片在国际电影节中的位置。
表14-12004—2012年合拍片海外销售情况一览表[2]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制片公司试图通过“合作”
的方式达到资本“合谋”
、“借船出海”
,利用国外发行渠道进行类型影片推广,并从单向资本输出过渡为国际化企业经营、合资制作、植入广告等深度合作模式。
2013年,中国电影共有45部国产片销往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整个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为14.14亿元,同比增长33.02%。
2012—2013年,中国电影海内外市场出现了电影节(展)交易、技术、人才、资金双向流动的趋势。
2013年,中国在境外48个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举办了113次中国电影节(展)活动,展映的影片达951部次。
显然,几乎每一部国产片,特别是国产商业类型大片都离不开国际团队在电影交流、贸易以及技术、人才等制作方面的参与,足见多元化跨国合作和交流在中国电影“走出去”
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电影的融资形式越来越丰富,类型电影的工程越来越庞大,这也就给推动、孵化这个产业留出了许多空间与可能。
迅速发展的中国民营电影在融资方面的需求、对基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凸显。
因此,研究中国民营电影融资特点、总体投融资结构以及融资渠道和效果是必要的。
推广模式包括政府主办、商业宣传、民间活动和媒体等,特别是以互联网为首的技术进步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术创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民营电影应该在创作阶段就结合不同海外市场设定合作方案,用科学的方式来推广和宣传,这是中国电影开拓海外市场的关键所在。
[1][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吴菁、何建平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99页。
[2]数据来源: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