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王思远知道明帝表面上优待王晏,心里却己怀疑他,趁机对王晏说:“现在形势有点不一样,哥哥你没察觉吗?普通人大多不擅长为自己谋划,却擅长算计别人。”
王晏没有回应。
王思远退下后,王晏才叹息说:“世上竟然有劝人去死的人!”
十天后,王晏就败亡了。
明帝听说王思远的话,所以没治他的罪,还升他为侍中。
王晏的表弟尉氏人阮孝绪也知道王晏一定会败亡,王晏多次去他家,他都躲藏起来不见。
阮孝绪曾吃到一种味道鲜美的酱,问清楚是从王晏家得来的,立刻吐了出来,还把酱倒掉。
等到王晏败亡,有人为阮孝绪担心,他说:“我和王晏是亲戚,但没有结党,有什么好怕的!”
最终没被治罪。
二月壬戌日,孝文帝到达太原。
甲子日,南齐任命左仆射徐孝嗣为尚书令,征虏将军萧季敞为广州刺史。
癸酉日,孝文帝到达平城,召见穆泰、陆睿的党羽审问,没有一个人喊冤;当时人都佩服任城王元澄的明察。
穆泰和他的亲信党羽都被处死;孝文帝赐陆睿在狱中自杀,赦免他的妻子儿女,把他们流放到辽西做平民。
起初,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变旧习俗,并州刺史新兴公元丕对此很不满;孝文帝因为他是宗室老臣,也不强迫他,只是用大道理开导他,让他不要公开反对。
等到朝中大臣都换上中原服饰,满座都是穿红衣的人,只有元丕还穿着胡服坐在中间,后来才勉强戴上帽子、系上腰带,却还是不注重仪表,孝文帝也不勉强他。
太子元恂从平城将要迁到洛阳时,元隆和穆泰等人密谋留住元恂,趁机起兵封锁关口,谋划占据陉北地区。
元丕在并州,元隆等人把密谋告诉了他。
元丕表面上担心事情不成,嘴上虽然反对,心里却很赞同。
等到事情败露,元丕跟随孝文帝到平城,孝文帝每次审问穆泰等人,常常让元丕在一旁观看。
有关部门上奏说元业、元隆、元超罪该灭族,元丕应该连坐。
孝文帝因为之前曾下诏答应赦免元丕死罪,所以免他一死,贬为平民,留下他的后妻和两个儿子,让他们和元丕一起住在太原,杀了元隆、元超以及他们的同母弟弟元乙升,其他儿子流放到敦煌。
起初,元丕、陆睿和仆射李冲、领军于烈都曾得到孝文帝“免死”
的诏书。
陆睿被处死後,孝文帝赐给李冲、于烈的诏书说:“陆睿有谋反之心,这是他自己对不起天地;违背誓言的是他,和我无关。
谋反的罪行和其他罪过不同,即使我想宽恕,又怎么能做到呢!
但我还是没忘记之前的誓言,让他在监狱里自杀,免去他家人被处死的刑罚。
元丕的两个儿子、一个弟弟,带头谋反,连坐本该处死,我特意赦免他们为平民。
我本来希望和他们善始善终,他们却自己放弃,违背我的心意,多么可悲啊!
所以特意告知你们,希望你们不要觉得奇怪。
除了谋反,我对你们的态度就像白天一样光明磊落。”
李冲、于烈都上奏表感谢。
司马光评论说:爵位的升降、官员的任免、生杀赏罚,是君主驾驭大臣的重要权力。
所以古代帝王的制度是,即使是亲信、故旧、贤才、能臣、功臣、贵族、勤勉之人、宾客,如果犯了罪,也不会首接赦免,一定会在朝堂上商议,该赦免就赦免,该宽恕就宽恕,该判刑就判刑,该处死就处死。
量刑轻重根据情节,宽严程度顺应时势。
这样君主既能施恩又不失威严,大臣能免罪却不敢自恃有功。
到了北魏却不是这样,对有功权贵的大臣,常常预先许诺免死;让他们因骄纵而犯罪,之后又杀了他们。
这是用不守信的命令引诱他们陷入死地啊。
刑政的失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