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211工程”
banner"
>
(一)“211工程”
的由来
所谓“211工程”
,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为重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其目标是面向21世纪,分期分批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专业,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
“211工程”
自1990年开始酝酿,当时的国家教委在制订《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
计划要点》时,提出在2~3个五年计划内,有计划地重点投资建成30所左右重点大学,后扩大到100所。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正式明确了“211工程”
的建设目标,并于1994年5月启动部门预审。
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211工程”
总体建设规划》,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战略工程——“211工程”
,正式拉开帷幕。
(二)“211工程”
建设的内容
“211工程”
包括学校整体条件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个部分。
1.学校整体条件建设
学校整体条件建设内容包括:造就一大批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特别应加速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保持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确保教育质量有较大提高;加强教学、科研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建设,为培养及吸引优秀人才创造必需的条件;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努力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增强高等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
2.重点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主要是指增强科技前沿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
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中选择一些对国家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能够解决本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并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重点研究基地,加强培养人才的实验条件,拓宽学科面,形成一批与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学科基地,以持续培养本领域高水平的骨干人才。
要努力形成覆盖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主要行业和领域、带动学科和科技发展、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重点学科体系。
3.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图书文献保障系统、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系统等建设内容。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将连接全国主要高等学校,并与国际网络连接,为我国教育、科技和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服务。
图书文献保障系统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为依托,设立全国综合文献中心和一批学科文献中心,与国内外文献系统广泛联网,建立文献信息子网。
根据地区优势,在全国高等学校比较集中的中心城市,结合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设立现代化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中心,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三)“211工程”
的实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