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带领着孩子一起面对一本书
banner"
>
你非常认同当时你们校长的观点,读、写、绘不是唯一的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或许,还有更好的方式。
这就是表演。
在你的教室里,表演无时不在。
你的童谣课堂上,总会有很多表演性因素加入其中,读童谣成了一种快乐的游戏,你们都很享受这样的过程。
在你讲故事的时段里,表演是你一直努力使用的手段。
你尽可能模拟故事中人物的不同声音,捏着喉咙或者粗着嗓子发出不同的声响,扮演不同角色的不同动作,用尽夸张的口吻突出故事语言本身的幽默特质,尽可能将孩子带入故事情景之中。
所以,《青蛙和蟾蜍》的故事让孩子们念念不忘,《晴天下猪》笑得让孩子在地上打滚。
也有例外。
你印象深刻的是《玛德琳卡的狗》。
这是一本很好玩的图画书,之前,你曾经跟Y和D同学讲过,然后你们三个人都有了一只别人看不见的狗。
你们给它们取自己喜欢的名字,用最好的语言描述自己小狗的体形、皮毛的色彩。
甚至,你们会让小狗牵着你们走出歪歪斜斜的样子。
你们就像玛德琳卡一样,伸出手牵着它,呼唤着它的名字,随着它四处奔跑。
玩累了,就将它牵到身边来,抱起来、折叠好,藏在自己的口袋里……
可是,在你的故事课堂之后,好几个家长反映说这个故事孩子回家没有复述,肯定是他们印象不深刻。
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那天你们没有像之前那样玩过。
现在回忆起来,是因为那天上的课太多,两节代课加上课程表上原本安排的四节,快冒烟的嗓子已经不允许你有夸张的表演;讲故事时开始用实物投影效果不好后来干脆直接用手拿着书讲,书上设置的一些小小的机关虽然很有趣,可是在一个大的场合里无法让每个孩子看清楚,这样也大大影响了故事的效果。
精力缺乏,**消遁,准备仓促,都可以让一个原本很优秀很有趣的故事变得逊色很多。
照本宣科同样也无法发挥故事本身的魅力而去感染孩子。
你相信,表演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如果家长在家里再讲一次《玛德琳卡的狗》,用上你们玩过的方法,听过的每个孩子都会有一只自己最喜欢的小狗了。
这个时候,可以让爱画画的孩子画出来,就很有意思了。
不会画画呢?也无妨。
谁说一定要画出来呢?就将小狗小心翼翼地装在口袋里,还有哪种方式比这更生动更贴心呢?
孩子平素使用的是“叙事性思维”
,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让孩子纵横想象,他们能够看到成人看不到的东西,听到成人听不到的声音,就像打开了另一个电视频道,孩子们可以游离在成人世界之外。
正是这种“雨人”
模式,他们可以沉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
你经常家访,因为你想看到一个孩子是在怎样的环境里长成的。
家访时,你一定会参观孩子的卧室和书房,看看书架上陈放的书。
有时你会惊喜,有时你也很遗憾。
你发现,虽然你极力强调阅读,可是还有很多家庭藏书不丰,适合孩子读的童书并不多。
还有让你担心的事,你看到孩子的书,大都规规矩矩地排在书架上,或者床底下,有时甚至放在很高的地方。
如果孩子要读一本书,还得费点周折才行。
这完全是一个误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