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有些班主任甚至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缺点。
这都是有损学生人格的反教育行为。
反教育行为之二,是用暴力对待“后进生”
。
电视曾曝光这样一件事,杭州有一所西点男子学校,用黄连、辣椒、鞭子等惩治顽皮的儿童,画面上还展示了一名儿童背上的条条鞭痕。
另据报道,武汉某训练学校居然把学生整死!
这种反教育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种违法行为。
此外,家长体罚子女的事也屡见不鲜。
这都是违背法律和教育规律的行为,我们是不是应该与之斗争?
反教育行为之三,是用非人性的标语、口号来督促学生拼命学习。
有一所学校高三班的黑板上方贴着这样的标语:“生时何必多睡,死后自然长眠。”
何等惊人!
类似的标语、口号常见于高三毕业班上。
这不仅不利于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而且会增加学生的压力;把学生捆绑在分数的战车上,更不利于学生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
反教育行为之四,是在学习中提倡竞争。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讲竞争,社会上竞争激烈,因此,应该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
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历代教育家都不主张学生在竞争中学习。
学校应该营造互相切磋、互相借鉴、互相帮助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共同进步,但现在学校强调竞争,学生间互相保密、互相歧视。
有一个孩子考了100分,回家大哭一场。
母亲问她:“考了100分为什么大哭?”
孩子说:“因为还有一个同学也考了100分。”
这种竞争滋生了嫉贤妒能的心态,是不是也是一种反教育行为?
反教育行为之五,是拔苗助长,对学生实施过度的教育,过早地给儿童加重学习任务,用沉重的学习负担剥夺其幸福的童年。
这不仅使儿童身体受到损害,而且使其社会情感受到扭曲。
江苏瓜农施用膨大剂,使未成熟西瓜在地里裂开。
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在向学生施用“膨大剂”
?这值得大家反思。
反教育行为,学校中存在,社会、家庭中也存在。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教育培养出好人,坏教育培养出坏人。
反教育就是一种坏教育,学校、家庭、社会都要与之斗争,特别是学校,作为育人的阵地,更要坚决与之斗争。
[1]原载《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9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