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互联网时代,学校是不是会消亡?教师是不是会消失呢?当然不会,只是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学习的方式,改变了教师的角色。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
的理念转变?》报告认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没被削弱。
学校教育是制度化学习和在家庭之外实现社会化的第一步,是社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不应只是个人的事情,它作为一种社会经验,需要与他人共同学习,以及通过与同伴和老师进行讨论及辩论的方式来学习。”
这一段话,既说明学校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又说明当代学习方式的变化。
学习不是个人埋头读书,而是需要与同伴和老师共同学习。
教师应当成为“向导,引导学习者(从幼儿时期开始,贯穿整个学习轨迹)通过不断扩大知识库来实现发展与进步”
。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任务更加艰巨、复杂。
教师不是拿着教科书传授现存的知识,而是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为他们设计合适的学习方案;教师要指导学生获取有益信息的策略和方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帮助学生排除困难;同时需要与学生共同学习,互相讨论学习中的问题。
因此,教师应该是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共同学习的伙伴。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
这个引路人主要是指引方向,不是指定具体的路径。
因此,教育还需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使其自主选择发展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锤炼品格,首先要树立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和引导学生心中有国家和民族,意识到肩负的责任,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
为此,教师首先要有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中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中小学生要立志成才,必须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逐渐树立起专业志向,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发愤学习。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不断更新。
教师不是把现存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新的世界。
过去我们说教师引导学生从未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而现代教育是要引导学生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教师要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我们要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改变评价制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