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师范教育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职业技能教给学生,使他们将来胜任教师的职业。
现在看来,师范教育,特别是中国的师范教育,应该在职业技能训练上加强。
第三,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表现在有理想,对事业充满信心。
在中国,就是要坚信社会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其次是要有崇高的思想品质,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能作为学生的榜样。
最后是要善于处理师生关系和其他人际关系。
教育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双方融洽的关系才能使教育过程取得成功。
许多调查研究证明,教育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师生关系不协调,学生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相互信赖,民主和平等。
特别是教师要信赖学生,相信学生是愿意学习的,愿意坚持真理的,即使学生有某些错误,但经过耐心的教育是可以改变的。
教师只有对学生信任,才能换来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一旦学生对教师有了信任感,教育就变成十分容易的事了。
教师不仅要与学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要与其他教师、与家长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为学生的成长绝不是只靠一位教师就行,而是要靠多位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的、协调一致的努力。
如果教育者之间没有融洽和谐的关系,要想教育好学生是不可能的。
教师为了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就需要具备不屈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同情心和毅力等多种心理品质。
四
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我有以下建议。
第一,适当延长师范教育的年限。
现在高等师范教育的4年时间,既要学习学科知识,又要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时间不足。
在中国,职业技能训练的时间过少。
建议把大学毕业后1年的试用期改为教育实习期,集中进行教育职业技能的训练。
第二,把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继续教育结合起来,规定教师每五年应该进修一次,以便更新知识、总结经验。
第三,严格教师的考核制度。
社会上任何一种职业,只有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才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才能被人们尊敬,这个职业也才有吸引力。
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严格教师的考核制度。
把不合格的教师拒之教师队伍的门外,才能保持教师队伍的质量。
当然,由于当前教师缺乏,一部分不合格的教师只好暂时保留,但要尽快提高他们的水平,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教师。
不过,不能因为教师缺乏,就降低对教师的要求。
对于合格的教师,也要几年考核一次,以督促他们不断跟上时代的要求。
[1]本文为作者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
的论文,原载《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