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首先,我国现在对教师资格的要求是低水平的,大致处于发达国家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水平,小学教师只要求有中等教育的文化水平,初中教师只要求有高等专科教育的文化水平,高中教师才需要大学本科毕业的水平。
这种要求是十分低的,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这种要求应该说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发展水平还较低,师资又严重不足,这种要求恐怕还要维持几十年,等到现有教师都能达到这个基本要求,师资有足够数量以后才能谈得上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水平。
其次,当前在我国,教师的职业还不具备较大的社会吸引力,更没有竞争力,要让其他专业的本科生毕业以后再到教育学院学习1年是办不到的。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我们不是要取消师范院校的单独建制,而是要在办好师范院校的同时,提倡其他院校也来承担培养师资的任务,以便加速我国师资队伍的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全体中小学教师都能达到国家的最基本要求。
到那个时候再来学习欧美开放性师范教育,才具有最起码的可能性。
第二个问题是:师范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什么,也就是学科专业培训与职业培训的关系如何处理。
有两种错误思想:一种主张当教师不需要特别的职业训练,只需要把专业学科学好即行。
他们认为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业务水平高,底子厚,当教师比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有后劲。
另一种认为教育学科妨碍师范院校提高水平,他们主张取消教育学、心理学,取消教育实习,腾出时间来教授专业课。
这是一种歧视教育学科的偏见。
综合性大学毕业生比师范院校毕业生有后劲,这并无科学根据。
也许有这种现象,但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年来轻视师范教育的结果。
因为师范院校的设备条件差,教师水平不如综合性大学,再加上青年不愿意上师范院校,生源质量就比综合性大学差许多。
拿一种表面现象不加分析地来说明本质问题是不科学的。
另外,什么叫高水平的师资?是不是专业知识学得越多,教师的水平就越高?显然不是。
专业知识只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全部的条件。
不能把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和师资质量的高低等同起来。
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以外,还需要掌握教育科学的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善于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并且要用自己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去影响学生,使他们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公民。
在这个问题上的另外一种错误思想是认为当教师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学问,只要能够把中小学的知识教给学生就行。
由于有这种思想,所以他们认为师范院校不需要综合性大学那样的设备和条件,认为师范院校不需要搞科研。
这是轻视师范教育的另一种偏见,或者是一种陈腐的观念。
当科学技术尚不发达时,工人、农民主要靠自己的手艺干活,那个时候,除了少数人为了升学在特殊的学问性学校(如英国的公学)学习外,一般只要求有极低水平的文化科学知识,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要求当然不高。
即便如此,他们对那种培养高级人才的预备教育的高中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
现时代可不同了,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许多过去只是在大学课程中学到的东西,现在已经在中小学里出现。
中小学生发展水平也与几十年前大不相同。
教师如果只有中小学生所要学习的那点知识,是远远满足不了青年学生求知的要求的,而且也教不好那些课程。
中学教育是给青年学生打基础的,但是如果教师只知道学生要学习的那点知识,对整个学科不了解,对学生以后将要学习什么不了解,教师就不知道如何给学生打好基础。
正如建筑师没有整个楼房的建筑蓝图,他就不知道基础应该打多深一样。
苏步青教授为什么要给中学教师办数学讲座呢?他说,是为了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言之有物,避免不懂装懂,贻误青年。
他说,现在数学上的有些问题,在中学里是作为已知的东西给学生讲的,没有证明,有的教师对这些问题并不了解。
他说,只有用高等数学观点来指导初等数学的教学,才能使教师望得高,讲得透彻,收到深入浅出地启发学生的效果。
要培养这样的教师,高等师范院校本身应有较高的水平。
有的同志总喜欢和外国比较。
那么,看看外国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