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教育家离我们并不遥远[1]
banner"
>
——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
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提倡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的标准是什么?中国当代到底有没有教育家?如何打造新时期的教育家?记者就这些话题采访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
一、中国当代难道就没有教育家?
“我们中国现在有13亿人口,2.5亿学生啊,难道就没有教育家?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啊,而且我认为也与事实不符。”
谈及当代教育家的话题,顾明远开宗明义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一说起教育家,人们就会想到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先后有孔子、韩愈、朱熹、蔡元培、陶行知等,而西方也有柏拉图、苏格拉底、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不少大教育家。
到了当代,在一些人看来,好像只有西方有教育家,像布鲁纳、布鲁姆、苏霍姆林斯基等,而中国似乎没有。”
顾明远这样说。
为什么大家觉得当代还没有出现在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呢?顾明远分析说,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他们耕耘在教育第一线,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不注意总结经验;有少数人虽有创新实验,也总结过经验,提出过一些自己的教育见解,但还不成体系。
另一类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他们大多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很少参与教育实践,因此,虽有许多科研成果,但缺少实验的支撑、实践的检验,他们的理论还不能影响我国教育的全局。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把教育家看得太高了,要求太严了。
要求既有理论体系又能影响全局的才能算得上教育家。
其实对教育家的要求不一定要那么严格、全面。
能够坚持在教育第一线工作,以自己的道德文章培养许多人才的就应是教育家。”
顾明远举例说,像北师大的启功先生,大家都公认他是教育家,季羡林先生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但是他们并非教育理论家。
基础教育界也有许多教育家,如吕型伟、霍懋征、李吉林、朱正威等,都是当代的教育家。
在有些人看来,当今社会称为“家”
的太多了:歌唱得好就是歌唱家或者艺术家,凡是写文章的都可以叫作家,办个厂子就可以称企业家,我们身边那么多优秀的教师自然就是教育家了!
对此,顾明远明确表示:“从事什么工作就是什么家?这种要求又低了。
不是所有教师都能称得上教育家。
如果大家都叫教育家,也就没有教育家了!”
是不是在艰难的时代才能出著名的教育家或者各种名家呢?顾明远认为,在艰难的时代,往往文化教育事业不发达,社会环境较差,所以整个文化教育的队伍很小,有几个出类拔萃的教育家就容易彰显。
另外,在新中国成立前通信不发达的条件下,可能有许多有思想的教育家不为人知,而像蔡元培、张伯苓等大学校长,身处高位,容易被大众认识;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国家对教育也很重视,教师只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就是了,用不着像新中国成立前那样逆潮流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