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学校推荐,高校面试考核。
三是招生名额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为了让师范生能到中西部地区工作,最好多招收中西部本地区的学生,将来回得去,留得住。
第二,培养。
要大力改革师范生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师职业训练。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由于强调学术性,忽视师范教育的特点,师范毕业生首先在思想上不愿意当教师,在业务能力上也缺乏职业训练。
学术性与师范性是师范院校长期争论的话题。
这是由于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比学术水平的结果。
如果用教师的职业来要求,这两类学校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他们培养的目标不同,规格要求不同。
当然,一名现代教师需要有渊博的学识、扎实的学科知识,但还需要——恐怕也是更重要的——要有当教师的愿望,有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的感情,有把知识教给学生的能力,即有教书育人的能力。
因此,免费师范生应该用新的模式来培养他们。
一进师范学校的校门就应该让他们接触中小学校,接触孩子,进行专业思想的教育。
要加强教育实习。
教师这个职业是应用性的职业,不是学术性的。
他和临床医生一样,要能防病治病,因此,临床实习很重要。
教师要能教书育人,要能帮助学生学习,矫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行为,教育实习也非常重要。
当然,学科知识也非常重要,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掌握传授知识的艺术。
教师只有课上得好,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因此,学术性和师范性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教师。
第三,毕业工作安排。
免费师范生在入校的时候应该和学校,或者说和政府签订合约。
政府提供学杂费,学生毕业以后有义务到政府指定的地区从教若干年。
如果违约,要负法律责任,而且要建立诚信记录档案。
这种诚信记录会影响他到其他单位就业。
我们鼓励师范生终身从教,但从政策上要宽容。
服务年限一般5年为宜。
时间短了,失去了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意义;时间长了,有些青年会有顾虑,也不便于青年的转业。
政策的宽严要适度,太严了,不容易吸引优秀青年报考。
首先要让优秀青年进得来,我相信,只要进来了,会有一部分人热爱教师的职业,会留下来终身献给教育事业。
同时,要设计提供青年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
为什么过去许多青年不愿意当教师?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看到教师终日忙忙碌碌、平平庸庸,缺乏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青年总是希望上进的,因此,要给他们的发展提供机会。
如从教3年以后就可以进修半年或若干月;中西部地区的老师可以到东部优质学校挂职进修;允许报考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考察等。
青年有了发展的机会,他们就会更加热爱教育工作,就会不断学习钻研,提高教育质量,将来成为一名教育家。
[1]原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