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越讲越具体,越讲越没有理论,学生越学越没有兴趣。
1980年,我在编中等师范学校用的《教育学》时就发现这个问题,第一版我就把它颠倒过来,先讲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再讲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最后再讲教育的外部问题及国际教育的新动向。
谁知,中师教育学的教师说,这样的体系不习惯。
第二版又只好改过来,可见习惯势力之顽固。
这本《当代教育学》打破四大块的体系,把内容分成两大块:第一块把教育诸要素统一起来,从教育目的到教育评估和管理,形成一个整体;第二块作为提高部分,再讲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颇有新意。
最后体现在内容新。
正是因为编写的立意新,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很新。
对于每一个问题,不是列出现存的概念和结论,而是介绍当代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新观点、新认识、新理论。
内容新表现在以下方面。
注意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创新,不是抛开历史,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发展。
例如,在讲“教育学的发展”
时,不仅讲到教育学的思想来源,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西方,而且系统地介绍了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凯洛夫的《教育学》,这是影响中国教育最深的三本教育学著作,然后讲到当代教育学的多元化。
又如,讲当代中国教育,不是像一般《教育学》教科书那样只讲中国的教育方针和学制,而是简要地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再讲今天的教育目的、结构。
重视吸收世界教育发展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教育事业是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前瞻性。
要达到这一点,就要面向世界,了解世界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当代教育学》专门辟一章“当代世界教育”
,介绍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概况和各种教育思潮,其他各章中也都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
这对于教师开阔视野、放眼世界、把握未来是很有帮助的。
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本书不仅介绍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而且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重视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
书中有许多案例供学生思考。
特别是道德教育部分,讲到道德判断、两难问题时举了一些案例,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启发。
书中还专门介绍了上海市青浦县(现青浦区)的教改实验,这是我国本土最成功的实验,用它来说明我们完全能够创造出自己的经验和理论。
书中还有许多新的内容,或者是老问题的新解释,在这篇短文中,不可能一一列举。
可以说,该书从标题到内容都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述,用现代时髦的说法,作者企图建立新的教育学的话语体系。
当然,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建立新的教育学绝不是容易的事。
书中也还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例如,第一章中教育发展的分期,在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之间,隔了一段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似乎在历史分期逻辑上不顺;又如,把“教学”
说成是教师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行为”
,值得商榷。
可以这样说,教学工作是教师的行为,但教学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应该是师生双边的活动,也应该是双方的行为。
其他有些章节在逻辑安排上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1]原载《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第8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