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开辟促进了师范院校的研究生教育的改革。
师范院校的任务是为基础教育服务,师范院校的研究生除了为高等学校培养一部分师资外,还为中小学培养高质量的师资。
从我国师范院校的现状来看,除了极少数可以与综合性大学的文理学科相抗衡,发展成研究型大学的学校外,大多数学校所具有的优势主要在教育学科(包括学科教学)方面,他们的研究应该重点放在教育学科上。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有利于大多数师范院校把科研工作和研究生教育转到教育学科上来,切切实实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二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有哪些特点?我国的学位制度把学位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学术性学位,它分12个门类88个一级学科,学位按门类授予;另一种是专业性学位,现在有工商管理、法学、建筑、教育等专业学位。
专业性学位与学术性学位不同,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专业学位的设置不是以学科为依据,而是以职业为依据,因而亦可称为“职业性学位”
。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中学教师(将来还要扩大到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准备的。
第二,专业性学位与学术性学位的培养目标不同。
学术性学位是以培养科研人员为主,包括具有科研能力的高等学校的教师。
专业性学位是培养高层次的中学教师(将来包括小学和幼儿园教师)。
它也不同于过去的学科教学论的学位。
学科教学论(现改为“课程与教学论”
)主要培养学科教学理论的研究人员,包括高等师范院校中学科教学论的教师。
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只培养高水平的中学教师。
教育管理专业的情况也是这样。
学术性教育管理学(现改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是培养教育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工作者或这门学科的高等学校教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中的教育管理方向则培养具有科学管理能力的中学校长。
第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对象是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人员,他们必须有3年以上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而学术性学位没有这种特定要求。
第四,培养方式不同。
学术性学位的培养是以科研为主,学位课程只要求了3~4门,最后以研究性论文为主要成果。
教育硕士专业是以课程学习为主(12门课程),要求研究生掌握某门专业的最新知识和了解它的发展趋向,从而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且善于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
论文只是学习研究的一部分,要求重在联系教育教学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申请学位的渠道不同。
学术性学位主要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然后获得学位,当然也不排除在职申请学位。
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以在职申请为主(当然也不排除通过统一考试)。
但是,这种在职申请又与个别的在职申请学位不同:一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在职申请是经过入门考试的,不是全国统考,而是招生单位的联考;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设置课程和授课。
因此,它的学习组织又与普通在校研究生相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