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加强师范教育是开创教育新局面的突破口[1]
banner"
>
在1983年召开的全国普通教育工作会议上,几位中央领导同志都强调加强师范教育的重要性。
邓力群同志在会上说:根据实际情况看,发展普教事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第一位的问题是师资问题。
万里同志也强调:落实教育这个战略重点,首先要有人才,即合格的教员。
这就把加强师范教育提高到开创教育新局面的战略地位。
“**”
以后,教育战线经过“拨乱反正”
,调整、整顿,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从总体上讲,教育质量仍然没有恢复到“**”
以前的水平。
一般地区小学的入学率较高,但巩固率较低,合格率更低。
中学,特别是初中学生分化的程度很严重,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也很低。
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目前师资水平低,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加强师范教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事情,是开创教育新局面的突破口。
要加强师范教育,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要不要师范教育,在我国已经争论了20多年。
有人主张培养师资并不需要办师范院校。
师范大学可以“向综合性大学看齐”
的口号,就是这些同志提出来的。
他们认为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业务水平高,底子厚,当教师比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有后劲;还有人认为妨碍师范院校提高水平的是教育学科,因此主张取消教育学、心理学,取消教育实习,腾出时间来教授专业课。
这是一种对教育学科的偏见。
综合性大学毕业生比师范院校毕业生有后劲,并无科学根据。
什么叫高水平的师资?是不是专业知识学得越多,教师的水平就越高?专业知识只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
不能把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和师资质量的高低等同起来。
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以外,还需要掌握教育学科的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善于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育学科是一门科学,师范生如果不学教育学科,不搞教育实习,就不可能懂得教育规律,将来就不会组织教育教学工作,不可能培养合格的学生。
有人引用某些国家近年来取消师范院校建制的情况,企图说明师范教育并不需要,这是一种误解。
事实上这些国家虽然取消了师范院校,但并没有取消师范教育,相反,他们提高了师范教育的水平。
他们要求文理学院的学生再到教育学院学习1~2年教育学科课程和实习,并经过考试才能取得教师资格。
不经过师范专业的训练而直接当教师,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是没有的。
现在的问题是,优秀的青年不愿意报考师范院校,师范院校招收的新生的业务水平要比综合性大学招收的低,因而就很难把师范生的水平提高到综合性大学的学生水平上。
因此,有的同志就认为,只有取消师范性,才能招到好学生,也才能赶上综合性大学的水平。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样做的结果,招进来的学生就更没有当教师的思想准备,更培养不出合格的教师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