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20世纪60年代之后,西方国家的大学校长日益成为一种职业,一种与教授职业不同的职业。
大学校长的角色、地位与职责要求已不同于一名兼任校长职务的教授。
大学校长的遴选机制、资格要求与薪酬标准与教授职业有着质的不同。
大学教授的选聘标准是其学术能力与学术水平,而选聘大学校长,更多考虑的是其是否懂得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等学校办学规律,是否具备办大学所需的管理能力,是否具备一定的经济头脑、经营意识与良好的社交能力,是否具备大学校长所需要的个人魅力和独特人格吸引力等。
当然,大学校长与教授的薪酬也差别较大,美国大学校长的薪酬一般为教授的5倍左右。
大学校长职业化意味着将校长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学术工作之外的兼职工作。
2.西方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基本特征
随着西方国家大学校长职业化程度的提高,大学校长不仅应具有独特而坚定的教育理念与办学思想,而且要求具有突出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与公关能力。
这一点可以从英国大学校长的角色变迁中看得很清楚。
英国大学校长的角色经历了从学术官员到行政官员、管理专家的改变。
表明了大学校长作为一种职业的变迁及角色的演变。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英国的大学校长认为自己是学术人员的伙伴和同事,是学术人员团体中的一员,不会使用“管理”
一词。
20世纪70年代以来,校长的职位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们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学术人员。
英国大学校长职位权力近30年的一个主要变化是变得更加强调管理的专长了,传统上对学术管理的要求虽仍然受到高度重视,但是加上了一些对管理经验的要求,校长正从学术领导的角色向院校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我们通过对当前美国11所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第一,美国大学校长基本上都是学术型管理者,他们的职业背景也都是在学术机构中。
第二,几乎每一位大学校长都有多个大学的任职经历。
这反映出目前美国大学校长的职业化程度很高,许多校长都曾在不同的大学任职,校际间的流动非常频繁。
第三,大部分美国大学在选择校长时,已经不是很在意候选人的“母校血统”
,更重要的是考虑本人的职业管理素养。
美国教育理事会曾于1986年至2007年发布关于美国大学校长的6个调查报告,这些报告反映了最近20年来美国大学校长的基本情况及其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这个时期,也是美国大学校长职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的阶段。
20年来,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同样在持续地发生着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大学领导者的身份来源、角色、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从最近的调查结果来看,美国大学校长的责任(即花费时间较多的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筹资(37.7%)、财政或资金管理(34.8%)、社区关系(20.9%)、战略规划(20.9%)。
这个结果清晰地反映出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发展趋势,即不仅要求大学校长具有较高的学术背景、博才多学,更为重要的是,大学校长要同时具备领导者和执行者的能力,必须确立学校的发展战略与方向,保证高校资源与经费的充足。
通过上述对西方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历程和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西方大学校长职业化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校长来源的多元化
校长不仅来源于本校,注重从具有学校行政管理经验的人员中遴选校长,并且一大部分来源于外校,甚至从没有从教经验的其他部门遴选校长。
从美国教育理事会2002年的调查报告来看,美国大学校长的聘用主要来自其他高校,甚至高等教育系统之外。
美国大学校长之中只有约14的人员来自于本校,大部分来自其他高校。
其中,公立大学的校长中,来自本校的占28.1%,来自外校和非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别为67.8%和4.1%;在私立大学的校长中,三种来源的比例分别为23.9%、60.8%、15.3%。
此外,2007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校长来自高等教育系统以外的约占13%。
这样的“外部选拔”
校长机制有利于高校的管理和创新,有利于保持高校组织的活力。
德国大学校长的来源也是多样化的,1985年,德国《高等学校总纲法》修正以后,规定了高等学校领导机构可以有校长、校务委员会、总长和总长委员会等四种类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