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之间的关系;第二,在学校外部,处理好“大学”
与“社会”
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在整体价值取向上,把握好“价值”
与“效率”
的关系。
一、建设“和而不同”
的大学权力文化
权力文化是大学内部权力主体在实现权力这种影响力的过程中所呈现的文化特征,包括权力主体所共同遵守的价值承诺、形成的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系统。
建设“和而不同”
的权力文化,其前提是承认大学内部有多元的权力,且承认权力主体不同的价值观、权力运行规范和行为习惯差异与冲突的存在。
目前大学至少存在以下四种权力:以教授为代表的学术权力、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权力、以党委为代表的政治权力以及学生权利。
每种权利都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文化特征,各自的追求,各自的行为习惯。
要让这多元权力共存于一个组织之中,其存在的前提是价值协商与妥协,实现权力主体之间利益的平衡。
不同的权力主体之间要达成宽容甚至理解,在权力施加方式方面要注重包容和相互尊重彼此的价值追求与行为习惯,在利益方面达成妥协甚至互利,尽可能满足权力主体各自利益的需要。
只有建立“和而不同”
的大学权力文化,才能有效地化解权力主体之间的文化冲突。
[1]
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学的权力施加方式的问题上,协商和沟通的方式要比命令更加有效。
行政管理者与学者对话时要尊重学者的文化特征,对他们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表示真诚的理解和尊重。
管理者与教师之间交流时需要协商和妥协,而不是说服或命令。
通过交流与沟通,可以达成共识,增进相互理解与包容,只有这样,学者们才能认同与接受。
否则就会加剧冲突,行政权力就会失效。
同时教师也应当理解行政工作的价值和行政工作的专门性及不可替代性。
通过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包容,建立起理解、信任和合作关系,从而营造出一个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多元、动态、和谐的“和而不同”
的大学权力文化。
二、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大学有自己的边界,有自己独特追求,但是,这种追求是有条件的,是需要和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互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学要从社会获得支持、获得资源,就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其二,大学也是有自己个性的,社会、政府要充分考虑大学的特殊性,要按教育规律办事。
(一)大学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自现代以来,随着大学由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的中心,大学的存在与本质有了“认识论”
和“政治论”
两种哲学观点。
认识论认为大学必须崇尚学术,把追求真理、发展学术视为大学的本质,要求大学必须保持自由的氛围和自由探索的精神,正如赫钦斯所言,我现在能够想到关于大学最好的定义是:它是独立思想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