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它们分别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
习惯上,学术界把政府相关组织称为第一部门,企业相关组织称为第二部门,而介于两者之间,非公非私、非政府非企业、由非营利组织构成的则称之为第三部门。
[2]如果说经济组织主要追求的是效益、是效率,那么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则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
没有公平,社会或组织就失去了平衡,失去了秩序,也就失去了组织存在的必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
因为效率与公平之间有时是矛盾的。
如果一味追求公平,就会妨碍效率;一味追求效率,就会失去公平。
毕竟公平和效率是两码事,是两种追求,两种价值取向。
很多时候,是“效率优先”
还是“公平优先”
是人们纠结的焦点问题,因为要公平就要统筹兼顾,就要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就要失去速度,就要降低效率。
同样要提高效率,就要以生产力为第一要务,就要精兵简政,要提倡竞争,提倡多劳多得,就会失去和谐、失去永恒价值的追求,失去起点的公平。
综上所述,管理的目的并非仅仅是追求效率,还要兼顾公平,追求二者的统一,更好、更快地实现组织目标。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组织,被认为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第三部门。
管理的目标,既要追求效率又要兼顾公平,在某种意义上,公平比效率更重要。
公平、公正在高校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渗入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首先,公平能维持组织的稳定,能形成公平公正的文化氛围。
作为一种特殊组织,大学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管理公正。
一个组织的稳定和运行,依赖于其组织秩序的稳定,而其中最具有辐射力和维持度的依据就是:公正。
高校组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牵涉面广,且面对的人员文化水平高,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公正管理意识的组织,在这样的组织基础之上,开展以民主、沟通、协作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模式,必然带有其本身鲜明的公平、公正特点。
其次,公平能促进效能,激发活力。
管理公正的核心就是指这个组织或单位中的成员与个人利益有关的组织制度、政策和措施的公平感受。
管理公正就是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
,是把“面向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重视人”
放在首位。
人是高校管理组织的中心,也是管理的重心。
学校只有在教职员工心目中形成公平待人的形象,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感和忠诚感。
公正感在教职员工的满意度、投入状态、工作保持度上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个公平的舞台比薪酬更为重要。
遵循公正的基本原则,可以充分激发各个阶层成员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人和组织的能量。
所以坚持公正的管理和处世原则,是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组织都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1]李红霞,刘子建.浅议节约型大学的管理资源优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6).
[2]邬大光,王建华.第三部门视野中的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