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实际运用时,还需进一步细化。
第一,地理观察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状况的评价,可以细化为运用状况与运用质量两个方面。
评价学生地理观察方法的运用状况,应该评价学生:能否有顺序地进行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能否运用简单仪器进行定量观察;能否运用比较方法、分析综合方法、主次程序方法进行观察。
评价学生地理观察方法的运用质量,应该评价学生:能否按一定的目的进行观察;能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是否能观察到观察对象的细微特征,善于发现别人不易发现或容易忽略的内容;能否条理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能否长期坚持持续时间较长的观察过程。
第二,区域分析与综合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状况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学生:能否把所学的地理要素或区域分解成若干部分或就个别属性加以认识;能否把分解过的对象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认识;能否辨别个别区域要素对区域整体特征所造成的影响。
第三,地理比较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状况的评价,可具体从如下方面予以评价:能否运用“比同”
和“比异”
的方法比较地理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能否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同一地理现象变化阶段的特点;能否自己确定比较的标准;能否正确表述比较的结果;能否把比较的结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四,地理实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状况的评价,可以细化为地理实验方法的操作步骤与实验设计两个方面。
评价学生对地理实验方法的操作步骤方面的熟悉程度,应该评价学生:能否使用有关仪器进行测量;能否按步骤做实验;能否记录和收集实验信息。
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应该评价学生: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能否设计实验的步骤;能否根据实验的目的确定实验方法和选择实验器材。
(二)地理过程与方法习得评价——如何评价?
1.过程习得如何评价?
评价学生过程习得状况,应把握以下四个评价要点:评价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评价学生能否获取、整理、分析资料;评价学生能否解决问题;评价学生能否检验、解释结果。
那么,在实践中该如何针对这四个评价要点对学生进行评价呢?
首先,来看如何评价学生能否提出问题。
案例4-14[17]评价学生能否提出问题——从材料中提出问题
[材料一]
南极蕴藏有数量极其可观的能源资源。
南极蕴藏的煤炭资源总量约有5000亿吨。
南极地区的石油储存量约500亿~1000亿桶,天然气储量为30000亿~50000亿立方米。
[材料二]
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形成有两个重要条件——湿热的气候、茂密的森林。
[材料三]
南极景观(图略)。
[材料四]
南极气候特点。
酷寒:南极是世界最冷的地区,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25℃。
烈风: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可达每秒百米左右。
干旱: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
[学习任务]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提一个问题。
在案例4-14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了解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
同时,教师通过考查学生所提问题的合理性、完整性、新颖性等表征问题质量的信息,可以评价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方面的水平与差异。
例如,“为什么南极会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