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例如,在案例2-2中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访谈对话,让各小组学生依据所提供的线索自主进行角色扮演、讨论交流,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切实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
此外,地理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任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通过地理实验、观察、制作、绘图、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动”
起来。
这些活动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可以充分享受地理学习带来的乐趣,同时也会为自己取得的学习成就感到满足和自豪。
(二)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性评价,维持学生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
依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初中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即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他们常常会由于规则与事实不符而拒绝或违抗师长。
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师不宜采取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而应多鼓励和指导他们。
[7]《地理课程标准》也强调“评价结果的解释重点应放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上,在于‘发现闪光点、激励自信心’”
“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给予必要的、及时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
。
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对学生多进行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如表扬、鼓励等,让学生对地理学习充满信心,从而维持好学生刚刚培养起来的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
案例2-3[8]某教师教学观摩随笔记录
在学习“居民与聚落”
一节课时,我问道:“若让你选择居住地,你会选哪儿?为什么?”
班上特别调皮的一个学生故意大声说:“撒哈拉沙漠。”
他的回答引起一阵哄笑,我问他:“为什么?”
看着我饶有兴致的表情,他愣了一下说道:“那儿美呀,能骑着骆驼看大漠孤烟、落日,能看海市蜃楼。”
“你想象力真丰富,看来你很热爱大自然,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
他没料到我会如此评价,渐渐地,他脸上恶作剧的表情消失了,开始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
以后,我经常从作业、发言各方面对他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奇迹慢慢发生了,他开始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大量阅读课外书。
用他的话说:“我没想到我还有这么多优点,老师的肯定让我觉得我不比别人差,我相信我能行。”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给予的激励性评价对于有效维持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提升地理学习积极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案例2-3中教师通过对班级地理“学困生”
回答的积极肯定与后期及时“跟踪”
鼓励,让该学生找回了地理学习的自信心,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在地理学习上取得了较大进步。
案例2-4[9]“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节选)
[课堂总结、收获知多少]
学生自主绘制结构图或知识框架图,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对优秀的作品投影展示,并给予激励性评价。
最后展示教师自己的课堂小结(如图2-1所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